[導讀]耳朵是人體與外界保持聯系的重要渠道。寶貝的耳朵更脆弱,需要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好習慣來保護。寶貝的聽力不好,往往是平時保護不好引起的。為了保護好寶貝的聽力,父母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 男孩天天帶耳機聽音樂 成了小“聾”人
陳穎(化名)是名15歲的廣州仔,一周前,他就感覺早上起來耳朵痛、有嗡鳴聲、聽話不清,他原以為是熬夜打游戲過頭,但休息兩天也不見好。其母告知醫生,6月中考結束后就給寶貝買了臺PSP,他隨時隨地都在聽音樂,坐車也聽、在家也聽,叫他不要戴太久耳機,但他根本不聽,結果現在耳朵痛,且覺得聽不清別人說話。
“初步診斷,認為應屬于噪聲性耳聾!苯釉\醫生、武警醫院耳鼻咽喉中心王希軍教授表示,這樣的患兒近來接收了不少例……
* 孩子嬌嫩小耳朵 最怕“大聲”
不在交通工具上使用數碼產品
不少孩子都是數碼產品的發燒友,喜歡隨時隨地聽音樂。在乘坐交通工具時也不例外。要知道,這些交通工具的噪聲往往會掩蓋原本處于正常值的音量,孩子們往往會不自覺地加大音量,而大于90分貝的聲音,會對聽力造成嚴重影響。在這里提醒媽媽注意一下,最好別讓孩子在地鐵、公交車等交通工具上使用數碼產品。
不在封閉的空間里大聲聽音樂
在相對密閉的空間里,無論是酒吧還是KTV還是寶貝自己的房間,只要長時間處于大于120分貝的環境中,對耳鼻咽喉,尤其是耳朵極易造成傷害。所以媽媽們最好不要帶他們去歌舞廳、酒吧等娛樂場所,當寶貝在自己的房間里聽音樂的聲音過大時,媽媽要適時提醒一下,別讓音響毀了寶貝的聽力。
小寶寶要遠離噪音污染
小寶寶的“小耳朵”極其嬌弱,聽覺器官尚未發育完善且適應能力差,巨大的響聲及嘈雜的噪音都可能使他們聽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聾。所以媽媽們要避免讓寶貝長期處于噪音污染環境中,3歲以下寶貝最好不要帶他們去電影院,更不要讓他們使用耳機。再有,媽媽們在為寶貝選擇音樂玩具時,一定要注意玩具的音量大小要適中,樂曲旋律要柔和,切勿讓噪音玩具進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01362.html
相關閱讀:孩子矮小家長三種心態最不可取
偏矮的孩子什么情況測骨齡?
兒童鉛中毒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有哪些?
家是危害兒童安全的另一場所
大清查:你家里有多少致癌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