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時對父母依戀的表現是什么呢?但是有些孩子卻會對媽媽產生回避型的依戀。不過,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依戀關系,都會影響孩子的終身。
孩子幼時對父母的依戀都有哪些類型,哪種依戀關系是安全的,依戀關系會對孩子的將來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日前在北京友誼醫院舉辦的心理公益講座上,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系教授胡平為家長們講授了“早期依戀關系對終身人際關系的影響”。
佳佳是一位讓家長很“省心”的孩子。第一天來上幼兒園時一聲都沒有哭,還跟爸爸媽媽再見,似乎爸爸媽媽在與不在對她不產生任何影響,她能很 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下午爸爸媽媽來接她,她也不理會,有時也會沖著爸爸媽媽笑笑,然后繼續玩自己玩具,直到爸爸媽媽拉她的手回家。佳佳的爸爸媽媽很驕 傲地說:“我們家佳佳從來都不粘任何人。”
胡教授分析說,佳佳對媽媽的依戀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戀。這類幼兒的媽媽在場或不在場對幼兒的影響不大, 媽媽離開時,幼兒也并不表現出分離焦慮。媽媽回來了,他們往往也不予理會,有時也會歡迎媽媽的到來,但只是短暫的,接近一下就又走開了。這種幼兒接受陌生 人的安慰就像接受媽媽的安慰一樣。這類幼兒看似很乖不粘人,但實際上卻是未形成對人的真正依戀,所以有人把這類幼兒稱為“無依戀的幼兒”。這類幼兒會玩、 好動、脾氣暴躁、容易沖動、攻擊性較強。
形成回避型依戀的幼兒主要和母親的教養方式有關,這與母親對幼兒不敏感、不理會、拒絕、干擾的教養方式有關,尤其是拒絕和不敏感對幼兒形成 回避型依戀有很大的關系。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幼兒,久而久之會對周圍的事物報以不理會、不敏感、不依戀的態度。值得注意的是,回避型依戀的幼兒易成長為具攻擊性行為的個體。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01635.html
相關閱讀: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
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
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