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及早培養寶寶的音樂素養產生了共識,他們已經知道學習音樂和樂器對寶寶是有好處的,但具體有什么好處卻是一知半解。概括來講,學習樂器有利于鍛煉精細動作技能,促進智力和創造力發展,培養藝術素養,還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
有研究發現,學習樂器和接受音樂教育的孩子在學習成績、詞匯掌握、數學智能、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表現較之未受過音樂訓練的孩子的表現相對較好。除了能促進大腦功能區的活躍和發展,良好的音樂教育還能激發寶寶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高情感發育水平,開拓視野;同時,隨著不斷練習,寶寶能在對樂器的熟練操作中獲得自我認同感和成就感,伴隨著家人和他人的稱贊,他的滿足感也能獲得提升,這對他今后性格和社會人格的形成都有積極作用。
即便寶寶很早就表現出音樂方面的天賦,受身體發育和技能發展所限,學習樂器要等到他的生理條件更加成熟才行,通常要等到3歲左右時才能啟動正規的音樂訓練。但這不意味著家長要到他足夠大時才進行藝術熏陶,其實在墻面懸掛的繪畫作品、在墻角擱置的玩具琴、音樂播放器甚至是爸爸媽媽哼唱的曲調,都能作為寶寶培養藝術感的源頭。鼓勵寶寶學習樂器,但不要強迫,引導他將音樂融入成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35943.html
相關閱讀:音樂帶給孩子的幾大好處
父母唱歌的目的要讓孩子快樂
每個兒童都是小藝術家
寶寶愛動手打人 那可能是缺鋅了!
藝術可教給孩子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