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年輕家長糾結:老人帶小孩的利與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最近和小區里幾個媽媽一起聊天的時候,發現我們都遇到了同樣的煩惱:在帶小孩的問題上與老人發生了沖突,而老公為了讓家庭和睦,總是私下讓我們讓著點老人,于是我們和老公的關系也變得很緊張。孩子應該在和諧的環增里長大,有爭吵的家庭肯定不適合孩子的成長,下面小編整理了專家建議,分析老人帶小孩的利弊。

  李女士:我家兒子5歲了,現在每次想要什么不能得到滿足時就會用哭來達到目的,這是因為兒子之前一直是老人帶,只要他一哭,老人就會心軟,這樣慢慢才養成了兒子用哭解決問題的壞習慣。

  為什么要老人帶孩子?

  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在我國,有50%的孩子是跟著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的,孩子的年齡越小,老人帶的比例就越高。

  通常情況下,年輕家長愿意將孩子交給老人帶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老人們的時候很充裕,有精力和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老人都很有耐心和孩子進么溝通;

  2、老人在帶小孩上面比年輕人更有實踐經驗,特別是孩子的生活方面,對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的問題,他們比年輕父母知道的更多;

  3、老人有很豐富的社會閱歷與人生感悟,可以有效的處理孩子的教育問題;

  4、老人帶孩子可以減少寂寞感,和孫子(女)在一起玩耍嬉戲,可以讓老人變得心情愉快。

  老人帶小孩弊端有哪些?

  雖然把小孩交給老人后,自己可以得到各種方便,但是卻后患無窮,孩子身上也會養成很多難以糾正的壞習慣。(家里老人嬌慣孩子怎么辦?父母如何處理?)

  1、嬌慣溺愛

  年輕媽媽的頭痛事:“我女兒才剛滿3歲,目前還沒有上幼兒園,我和孩子爸爸平時的工作都很忙,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她。所以,就把孩子送給了爺爺奶奶帶,才半年時間,我就發現,女兒出現了不少毛病,比如:在超市里看到喜歡的零食就會哭鬧著要買;吃飯的時候,自己喜歡的菜不許別人吃……”。

  王女士的苦惱:“我女兒在向我們索要東西無果時,就會跑去外公、外婆那要,如果不給,就會耍賴、在地上打滾,外公、外婆沒辦法,只有答應她,哄她開心讓她起來;女兒知道外婆不舍得打自己,所以不開心時,還會抓著外公、外婆的頭發不放;女兒自己玩的玩具,從來不會收拾,總是指望外公、外婆。”

  李先生的無賴:“有一次兒子不愿意吃飯,我假裝要打他,沒想到兒子卻兩眼一瞪,說:“你要敢打我,我就叫爺爺打你!”

  2、無原則,包辦代替

  陳小姐:由于我自己工作很忙,孩子從小就交給爺爺、奶奶帶,雖然老人在孩子生活上照顧得細致入微,也讓我們很放心。等我們閑時接孩子回身邊時卻發現,已經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吃飯還是靠喂,尿尿還要人端,非常嬌慣。

  項先生:3歲的兒子鞋帶松了,只會把腳一伸,然后旁邊的爺爺奶奶就趕快蹲下來給他系上…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放學孩子們全變成甩手掌柜,書包都由爺爺奶奶背著。在公交車上,小學生會很悠然自得的在座位上吃零食,而奶奶卻搖搖晃晃背著書包站在旁邊,一手扶著靠椅,一手拿著杯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74298.html

相關閱讀:鼓勵“幫倒忙”的寶寶
想要帶孩子去塞班島,有什么比較好玩的地方嗎-
糾正孩子磨蹭拖沓的習慣!
當心孩子的四大高危性格
對待孩子好壞行為家長要獎懲分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