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補鋅失當 阻礙身高增長
近日,醫院接診了一位名叫銘銘的小男孩。媽媽說,銘銘剛7歲,感覺他今年長得特別快,突然比其他同學高出很多,媽媽對此有些不安,就帶孩子來看醫生。
醫生查體時發現,銘銘的睪丸已明顯增大,發育接近10歲男孩的水平,身高也已長到1.30米(正常男孩7歲身高為1.24米),醫生判斷銘銘已提前進入性發育階段。隨后的骨齡檢測結果也證實了專家的想法,銘銘的骨齡已達10歲(對應身高為1.40米)。原本認為的高身材,經檢查竟然矮了10厘米。
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后得知,父母在這一年中經常給孩子服用螯合鈣、甘草鋅,以防孩子缺鈣。但這兩種藥物均能干擾性發育。在性發育提前出現后,將會有顯性的提前出現的身高突增現象,同時還可能導致骨骺提前閉合,影響孩子的最終身高。如果孩子檢查結果提示缺少鋅和鈣,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正確指導下進行補充。同時還要考慮性發育、生長發育的問題。鈣制劑中的一些附加成分也有可能干擾性發育,如復合氨基酸的鈣劑、鈣加鋅等。鋅缺乏和鋅過量均可以干擾性發育速度,如鋅缺乏的孩子性發育可能落后,鋅過量的孩子性發育可以提前。
促性腺激素 不能隨意打
14歲的男孩小小因為肥胖在家長帶領下來到醫院就診。他的身高156厘米(對應的標準體重46公斤),體重73公斤。檢查發現,小小的骨齡已達15歲(對應身高169.8厘米),其身高已丟失13.8厘米。據小小的父親介紹,他曾領小小在兩家綜合醫院就診,被診斷為睪丸小。隨后小小按醫囑在一個月內注射了8支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而這8支HCG,極有可能阻礙了他的個頭繼續生長。
HCG可促進性發育,引起骨骼提前閉合,影響最終的身高。有些綜合醫院的醫生并不了解睪丸大小的確切診斷依據,盲目用藥可能會帶來很多副作用。在青春期門診檢查中,醫生發現小小的睪丸大小在正常范圍內。為了彌補身高的丟失,應該加用抑制性發育的藥物,而不是促進性發育的藥物。由于小小剩余的生長空間很小,加上促進性發育藥物所造成的后遺損害,即使小小的情況得到了糾正,但他最終的身高可能仍不足170厘米。
誤服避孕藥 對孩子傷害嚴重
醫院曾接診過兩名誤服避孕藥的小患者,其中一個是5歲的男孩,另一個是兩歲半的女孩。
男孩在誤服避孕藥后15天左右出現了乳房發育,而女孩在吃了避孕藥后3個月竟有了月經初潮。醫生在給孩子查體時發現,男孩的乳房已顯著增大,乳頭、乳暈明顯著色;女孩的乳頭、乳暈同樣如此,乳房發育為B2期,同時處女膜也明顯著色。這些都提示孩子已駛入不正常性發育的“快車道”。
避孕藥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一片長效避孕藥對成人作用至少持續一個月。偷吃避孕藥的往往是低年齡但又喜歡吃藥的孩子,其性發育尚未啟動或要啟動時,人為的刺激可激活他(她)們的性腺軸功能。誤服避孕藥對男孩來說可導致男性乳房發育,甚至成人后不育;女孩可引起性發育超前,甚至性早熟。無論男孩還是女孩,最終都可能嚴重影響其身高增長。因此,家長在照顧子女的過程中要格外小心,應將成人用藥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避免因一時疏忽給孩子帶來永久的傷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76101.html
相關閱讀:家是危害兒童安全的另一場所
偏矮的孩子什么情況測骨齡?
孩子矮小家長三種心態最不可取
兒童鉛中毒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有哪些?
大清查:你家里有多少致癌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