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有繪畫的潛質,擁有創造和表現的欲望,心理學家通過大量實驗證明,兒童通過早期繪畫所獲得的知識與經驗,可以把智商提高30%。繪畫對于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素質培養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孩子學畫的過程中,有的父母發現孩子不是胡亂涂鴉,就是把模特畫成了“四不像”,難道是孩子沒有繪畫的天賦嗎?父母該怎么引導孩子的繪畫創作呢?
兒童繪畫的潛質與生俱來
家長們經常發現,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會特別喜歡用畫筆涂涂畫畫,并配上自己喜歡的顏料。對孩子來說,“畫畫”是兒童與生俱來的表達自我的語言方式。專門從事美術教育的孫老師說,幼兒繪畫的敏感期約在4~5歲之間到來,而兒童繪畫大概從2歲多就開始了,但這個時期繪畫的表現還是符號系統,我們看到所有兒童的早期作品都是一些簡單抽象的符號,幾乎看不到也看不懂是什么內容,于是在成人的眼里這不是繪畫,他們甚至認為兒童根本不懂繪畫。其實不然,在這個年齡階段兒童繪畫的特質就是這樣的:一條不規則的線段,一幅橫握畫筆在畫面上繞來繞去留下的麻線團,甚至一個點,都表露著他們最初的認識和原始的記憶。這個階段要伴隨兒童很長時間。
南京市第三幼兒園的唐園長告訴記者,每個孩子對周圍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角度,對同一個事物,每個孩子畫出來的作品都是不一樣的,家長們不應該過早干預孩子的創作,尤其是幼兒園階段,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去感受和體驗生活。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當大師
有人認為孩子在幼兒時期有一定的繪畫才能,將來長大了就一定能成為畫家。其實小畫家和大畫家之間并沒有直接的聯系。幼兒時期畫得相當出色的孩子,長大后真正成為美術工作者的為數并不多。但是,許多醫生、科學家、建筑師和畫家的成才之路卻常與兒時愛畫畫有著密切的聯系。
美術是南京市第三幼兒園的特色課程,有著豐富的美術教學經驗的唐園長介紹,從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盡管每個孩子都有繪畫的潛質,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成為畫家的天賦。“有的孩子,對色彩的感覺和把握會高于其他孩子,而有的孩子對造型的把握又非常準確,這些孩子可以說具備一定的繪畫天賦!辈贿^,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培養孩子對繪畫的興趣。當然,通過后天的努力,也會有部分孩子能達到一定的繪畫水平,也能成為畫家,但相比那些有天賦的孩子來說,家長和孩子都會付出更多。
如何給孩子選擇美術班
本刊會員媽媽向記者表達了她的困惑:“我兒子好像對繪畫還挺感興趣的,我也給他報了幼兒園的美術興趣班,但好像收效甚微。不知道有沒有必要選擇校外的一些培訓班?”據記者調查,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惑。上了好幾年美術班,帶回來的作品多半是些概念單調的題材:畫完了我的一家畫公園,畫完了周末爬山畫學習游泳;畫的娃娃永遠長著一樣的臉,畫的構圖永遠都有著固定的模式,每張圖必有個太陽掛在右上角;用色一定鮮艷奪目,卻從來沒有主色調。
三幼的唐園長建議家長,一定要選有美術理想的專業培訓班。優秀的兒童畫作品,并不是說畫的技法多么出色、畫面多么真實,而是從孩子特有的角度反映出來的生活,具有兒童畫特有的生命力。精湛的繪畫技法可以慢慢學習,而學會發現美、欣賞美是幼兒階段最重要的功課。如果看到美術班出來的孩子,畫的畫都大致相同,甚至有成人修改的痕跡,建議家長離這樣的美術班越遠越好。
唐園長對時下家長的急功近利心態表示擔憂,“現在社會上有各種商業性的繪畫比賽,不少家長都熱衷于讓孩子參與這些排名比賽,我個人認為,家長要擺正心態,不要太在意比賽結果。要關注孩子到底對什么感興趣,參加比賽能學會什么。有的孩子雖然得獎了,但卻是家長代勞,孩子是一無所獲。這樣的比賽有什么意義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77914.html
相關閱讀:電子琴轉鋼琴=走彎路
繪畫是對孩子最好的啟迪
正確對待孩子的特長愛好
胎教音樂媽媽聽還是寶寶聽
音樂可調動孩子的社交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