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3-6歲寶寶學唱歌的六大常見問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藝術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學習音樂,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覺感受,促進孩子的情感體驗,陶冶孩子的情操,久而久之,使孩子的言談舉止變得文雅大方。但是,我們在教孩子學唱歌時也要注意一些小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培養孩子學唱歌。

一、孩子唱歌吐字不清

  孩子唱歌吐字不清,一般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 對歌中所唱歌詞的字義不理解。

  2. 發音的方法不正確。

  3. 普通話不準確。

  孩子唱歌吐字不清怎么辦?

  1. 針對孩子的認知特點,形象地幫助孩子理解歌詞的內容,使他能了解歌詞中每個字的字義,避免在唱歌時含含糊糊地同其他字混淆。

  2. 要教孩子用普通話學唱。成人自己首先要用普通話唱準,并做一些必要的示范,幫助孩子唱準每個字的字音和音調。對孩子在發音過程中難以掌握的字,要吐準字頭,引長字腹,咬清字尾,便于孩子聽和學。如果成人自己的普通話不好,可以借助廣播、電視,與孩子一起跟著學和講。

  3. 要讓孩子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在唱歌前聽清楚歌詞。對于吐字比較困難的孩子,可讓他看著成人的口形發音。如吐“光”字時,嘴巴是張開的,不要將嘴巴碰起來變成“幫”。

  4. 成人可以讓孩子用較慢的速度,像平時說話那樣的口形念清歌詞,然后結合簡單、平穩的旋律進行反復的練習,從而達到吐字清楚的目的。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當孩子唱歌吐字不清時,成人一定要堅持正面的教育和糾正,千萬不可模仿錯誤的唱法。這樣不僅會強化孩子錯誤的發音,而且還會挫傷孩子唱歌的積極性。


二、孩子唱歌沒表情

  親朋好友聚會之際,茶余飯后,孩子們在一起唱歌表演,有些孩子充滿情感的演唱會贏得成人的交口稱贊,而有些孩子唱歌時卻毫無表情,形成強烈的對比。

  為什么孩子唱歌沒表情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在生人面前怕羞,過分緊張,臉部肌肉緊繃著,手足無措。

  2. 選擇的歌曲不當。孩子對自己所唱歌曲的內容缺乏理解,不知道歌曲時的歌詞是什么意思,當然不會表達出自己的感情。

  3.教育不當所致。有人認為孩子唱歌時臉上笑嘻嘻、搖頭晃腦、擺動身體就是有表情,于是在教孩子唱歌時就一味地要求孩子臉上笑笑、頭動動、身體搖搖。這樣教育的結果,孩子即使當時臉上微笑,也不是真情的流露,甚至是做作的。

  怎樣培養孩子有表情地唱歌呢?

  1. 成人應注意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多為孩子創設表演的機會,鼓勵孩子在客人面前有表情的唱歌。采取多表揚、多鼓勵的方法,激發孩子的表演欲。

  2. 選擇的歌曲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越小,選擇的歌曲越要簡單,歌詞內容要貼近孩子的生活。這樣的歌曲,孩子容易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孩子的表情一定會通過自己的體會表現出來。

  3. 注意恰當的教育。幫助孩子分析理解歌曲,要用通俗、淺顯的語言解釋歌詞及樂曲的意境,同時幫助孩子豐富積累有關知識,為孩子體會歌曲內容打好基礎。

  4. 盡量可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示范,成人有表情的示范唱會“打動”孩子的心。讓孩子多聽、多看,在充滿音樂的環境里得到熏陶,更有利于孩子學習有表情地唱歌。

三、孩子唱歌“五音不全”

  孩子在唱歌中經常會出現“五音不全”,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孩子的“五音不全”主要體現在唱歌的音準上,會走音跑調。

  2. 唱歌像說話、說歌,沒有高低音之分,不入調。

  3. 唱歌時音忽高忽低,唱不準組成旋律的每個音。

  4. 孩子普通話的咬字發音不準,影響唱歌時的音準。

  如何糾正孩子的“五音不全”?

  1. 培養孩子的聽音能力。音準和聽音能力有很大的關系,聽音能力差的,彈和唱完全是兩個調。成人可以演奏樂曲或者用錄音機放歌曲讓孩子聽后跟著唱,有條件的可以讓孩子學一種樂器,讓孩子邊彈、邊聽、邊唱,聽聽彈的音和唱的音是否一樣準確。

  2. 家長不要讓孩子清唱歌曲。清唱會使孩子起音不準,更容易走調,要讓孩子跟著琴唱,或者跟著錄音機磁帶唱,剛開始小聲地跟唱、練習。對某句歌曲唱不準的,家長要耐心地逐句教,讓孩子逐句聽錄音,逐句學唱練唱,直到唱準為止。

  3. 如孩子普通話發音不準,家長可選擇一些兒歌讓孩子朗誦,要注意朗誦時的咬字發音和聲調,幫助孩子提高音準能力。

  4. 選擇適合孩子唱的歌曲,使孩子在自然聲區里唱歌,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音準。


四、孩子唱歌跟不上節拍

  孩子唱歌跟不上節拍大致會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孩子的辨音能力差。

  2. 歌曲的旋律太復雜,曲調和歌詞結合不當。

  3.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傾聽能力差。

  怎樣指導孩子跟著節拍唱歌?

  1. 為孩子選擇演唱的歌曲時,要注意曲調要能和歌詞相結合。旋律要簡單、鮮明、流暢。不要從成人的角度去選擇。

  2.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在學唱之前,要多讓孩子多聽幾遍音樂,并且指導孩子要跟著音樂用拍手或拍腿等方式拍出節奏。

  3. 指導孩子一邊拍節奏,一邊和著音樂的旋律朗讀歌詞,體會歌詞和曲調是怎樣結合的。例如“一只小青蛙,在岸上呱呱”,在朗讀歌詞時,讓孩子讀成“一只/小青蛙/在岸上/呱呱/”。

  4. 孩子學唱時,成人為孩子充當“指揮”,用手勢或敲打節奏來幫助孩子合上音樂的節拍。也可以讓孩子一邊唱歌一邊拍手,增強唱歌的興趣,提高合拍的能力。

  5. 在孩子學會唱一首歌后,還可引導孩子一邊唱一邊用身體其他部位的動作伴隨著音樂的節拍進行活動。


五、孩子唱歌不會用自然音唱

  有些孩子唱歌不會用自然音唱,如:有的唱起來大聲喊叫;有的蹩著嗓子尖聲尖氣地唱歌;有的模仿美聲唱法,又學得不像,讓人聽了覺得很別扭;有的唱歌時發出刺耳的怪聲,這些現象都是不正確的。

  怎樣引導孩子會用自然音唱歌?

  1. 家長可以將孩子唱得不好聽的聲音錄下來放給孩子聽,再把優美的兒童歌曲給孩子欣賞。通過比較,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歌聲不如磁帶上的歌聲好聽。接著告訴孩子,磁帶上錄下來的歌曲是用自然音唱的,所以這么好聽,從而激發孩子要用自然音唱歌的愿望。

  2. 家長在教孩子唱歌時,可以啟發孩子用像說話一樣自然的聲音來唱歌。也就是說讓孩子在說話的基礎上,放松地唱出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的不同音,注意口形要呈圓形,下巴要放松。

  3. 可以用游戲的方式教孩子學會正確的呼吸。如“聞花”,盡量使吸氣深一些。家長示范,讓孩子模仿。

4. 家長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家長用自然音說話、唱歌,以自己的行為感染孩子,同化孩子,使孩子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用自然音唱歌的習慣。


六、孩子唱歌的姿勢不正確

  有些孩子唱歌時姿勢不正確。如:有的駝著背,有的聳肩,有的含胸,有的頭沖在前面,有的歪著頭,有的把脖子伸得老長,有的口形張得太大,有的則口形張得太小過于拘謹。姿勢不正確很難唱好歌,因為正確的姿勢是發聲的生理前提。

怎樣教育孩子養成正確的唱歌姿勢?

  1. 應耐心地告訴孩子,唱歌姿勢不正確會有哪些危害,如姿勢不正確會影響發聲,唱出來的歌聲就不好聽,不優美;孩子正是長身體的階段,如果經常駝背、聳肩、含胸、會引起骨骼畸形,影響身體健康;唱歌是音樂藝術的一部分,本來應給人一種藝術美的享受,由于姿勢不正確,則會給人一種很不美的感覺。

  2. 成人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唱歌姿勢。站著唱歌時身體要挺拔、不駝背、不含胸,雙手自然地下垂;坐著唱歌時要坐正、挺胸,雙腳不要交叉,雙手自然地放在腿上。頭部要保護正直,脖子不要伸長或歪斜?谛温詭A形,這樣發出的聲音就好聽。

  3.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觀察,一旦發現孩子唱歌姿勢不正確,立即予以糾正,不要等形成習慣再糾正。成人可以自己正確的姿勢做給孩子看,也可當看到電視里或音樂會上歌唱演員的正確唱歌姿勢時,隨機對孩子進行教育,使孩子從小養成正確的唱歌姿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51929.html

相關閱讀:正確對待孩子的特長愛好
電子琴轉鋼琴=走彎路
音樂可調動孩子的社交天賦
胎教音樂媽媽聽還是寶寶聽
繪畫是對孩子最好的啟迪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