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美國孩子都是以“超級自信”的形象示人,這種“自信教育”在美國已經持續了數十年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居世界第一,企業、科學界人才輩出。碩果累累使得這種教育方式光芒四射,卻很少有人看到“自信教育”帶來的種種問題。
最近,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教授錢昂·錢斯在《華爾街日報》上撰文,深刻反思了這種教育方式的危害。
錢斯教授專攻金融領域。他表示,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他恍然醒悟的。學期結束時,學生們像往常一樣擁進他的辦公室,要求老師加點分,直接把成績調成“A”!八麄兙谷挥X得這么做理所當然!
錢斯教授有很多亞裔學生,他表示,這些學生能接受教授給的任何級別的成績,無論優劣。一旦得B或者C,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老師期望自己更努力學習”的暗示。從小開始,他們的長輩就會認真地評價他們,這點同美國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區別。
相反,美國學生卻因為成績較差而向教授要求“A”,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按時上課并自覺學習了”就應得“A”。錢斯教授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向孩子們灌輸這樣的想法:“世界不欠你什么,你得去努力工作并競爭。如果你想變得特別,那你就要拿出證明!薄白孕沤逃比菀资购⒆右宰晕覟橹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98336.html
相關閱讀: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
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