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3歲后還經常尿床要看醫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安全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受訪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 柯海勁

  尿床,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常有的事。對于孩子尿床,有些家長覺得這是孩子的“特權”,不需要怎么去理會,等長大點后自然就不再尿床了。也有些家長對此十分緊張,覺得寶寶都長這么大了還尿床,是一件丟臉的事。兒保專家指出,醫學上把兒童3歲以后不能自主控制的排尿稱為“遺尿癥”。也就是說,如果3歲以上的寶寶還在尿床,次數達到一周三次以上,就不正常了。

  3歲后還經常尿床

  要找醫生做診斷

  豆豆今年三歲半了,晚上睡覺的時候老會尿床,早上起來床單上總是濕漉漉的,為此,爸媽費了不少心思,晚上準時叫他起床尿尿,甚至要給他重新穿上紙尿褲。但是,為什么豆豆已經三歲多了還不能控制排尿呢?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柯海勁認為,雖然尿床是孩子的“特權”,但這項“特權”卻是有“有效期”的。正常排尿機制在嬰兒期由脊髓反射完成,到3歲時,腦干-大腦皮層已能控制排尿。

  為什么豆豆會尿床呢?柯海勁說,造成孩子尿床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發育遲緩、睡眠不正常、遺傳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疾病等的影響。所以,寶寶在超過三歲仍然老尿床的話,就應該帶孩子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診斷,以排除是否因疾病或發育的原因所造成的,以便及時治療。

  1歲半兒童

  開始訓練上廁所

  如果孩子的各項檢查都是正常的,那就說明尿床只是功能性的、暫時性的,家長不必太過憂心忡忡。那么,在排除了發育或疾病的因素外,爸媽該如何讓寶寶在尿床的“有效期”內逐步學會自己上廁所,有效控制排尿呢?

  柯海勁指出,孩子一般在一歲半之后已經能夠聽懂大人的指示,也能了解去廁所的含義了,這個時期爸爸媽媽就要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寶寶上廁所了。訓練的方法可參考以下幾種——

  1、細心觀察:平時爸爸媽媽應細心地觀察孩子,如果看到孩子在玩耍的時候突然不動了,或是摸著自己的腹部,或是哭鬧起來,這可能就是寶寶發出尿意的信號了。這個時候,爸媽可以把孩子牽到廁所,指著便盆問他(她):“寶寶,你是不是要尿尿了呀?”如果孩子點頭,爸爸媽媽便可以教他(她)脫下褲子自己尿尿。當寶寶順利地完成了排尿,要記得給予鼓勵和表揚。如果寶寶有了尿意,但到了廁所又一時排不出來時,爸爸媽媽也可以發出“噓噓”的聲音,來刺激孩子的尿意。

  2、訓練膀胱功能:寶寶的膀胱,一般可容納300毫升左右的尿液,白天的時候,可以訓練孩子盡量延長兩次排尿的間隔時間,使膀胱容量逐漸增大,促使尿量儲備增加。這樣就可以減少晚上尿床了。

  3、建立條件反射:首先,父母應該觀察孩子每天會發生遺尿的時間,掌握規律后在寶寶發生遺尿前半小時左右,把孩子喚醒去排尿,但這里需要注意的幾點:(1)晚上把孩子叫醒去排尿時,一定要保證孩子是處于清醒狀態的,如果孩子被叫醒起來排尿時還是迷迷糊糊的話,往往會尿得不夠干凈,隨后還是容易尿床。(2)孩子被叫醒后,一定要讓他到洗手間去小便,決不能讓孩子尿在床旁的痰盂里,因為上廁所小便,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在從床邊走到廁所的時候更清醒一點,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孩子建立到廁所小便的良好習慣。

  Tips:

  孩子尿床,家長別訓斥

  如果寶寶一時沒控制住尿床了,父母最好“一笑而過”,淡然處之,切不可大聲斥責、挖苦或打罵,也到處聲張,跟他的小伙伴講他尿床的事情,以免寶寶有挫敗感,產生心理陰影。爸爸媽媽應該告訴孩子下次想尿尿時,一定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林惠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12786.html

相關閱讀:兒童鉛中毒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有哪些?
偏矮的孩子什么情況測骨齡?
家是危害兒童安全的另一場所
孩子矮小家長三種心態最不可取
大清查:你家里有多少致癌物(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