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汛期來臨之際,市民該如何預防傳染?遇到洪水如何自救?昨日,市科協邀請市預防醫學會專家、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所所長李勤和市氣象協會專家支招,幫助市民應對洪水災害。
洪災過后注意三點
洪災后哪些傳染病最易發生?李勤說,最容易出現感染性腹瀉、痢疾、甲肝、傷寒,霍亂等腸道傳染;流行性感冒、腮腺炎、麻疹、風疹、水痘等呼吸道傳染;乙腦、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等蟲媒及自然疫源性傳染病和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手足口病等。
如何預防呢?李勤提出四點建議: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不隨地吐痰、大小便。對飲水消毒,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涼拌菜;不吃野生動物。
其次,要保持室內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第三,如果你出現腹瀉、發燒、出疹、黃疸等癥狀,那么你可能感染了傳染病。
江邊戲水易引發疾病
洪峰過境,引來很多市民看熱鬧,有的家長甚至專程帶小孩到江邊觀看難得一見的漲水盛況。其實,在洪水邊上嬉戲,除了危險還容易引發疾病。
新橋醫院急診科主任史忠說,洪水過后,可造成胃腸道、呼吸道、皮膚病等多種疾病的暴發和流行,其中手足浸漬、濕疹等皮膚病最多。(記者 雍黎 顧曉娟 實習生 傅柃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31498.html
相關閱讀:偏矮的孩子什么情況測骨齡?
孩子矮小家長三種心態最不可取
家是危害兒童安全的另一場所
兒童鉛中毒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有哪些?
大清查:你家里有多少致癌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