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學音樂 從聽和玩開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藝術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日前,由華東師大出版社學前教育中心主辦的“學前兒童分級音樂教育觀摩研討會”在閔行區依霖幼兒園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60余名幼兒音樂教育專家、園長及骨干教師就當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熱點問題展開研討。全國高校幼教理事會名譽理事長、著名幼教專家張寶忠,上海市特級教師、著名幼兒音樂教育專家邵黎柳作了發言,臺灣著名兒童音樂創作人、繪本音樂推廣人、奧爾夫音樂培訓講師胡瑛婷做了現場音樂活動展示及專題講座。胡瑛婷為依霖幼兒園中班大班的孩子們帶來了自己原創的《小老鼠》和《年》兩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孩子們在活動中不僅跟著胡瑛婷清唱,學到了動聽的歌曲,更接觸到了不少好玩的樂器。

  家長、教師擔憂:孩子缺乏音樂方面學習

  在一些育兒網站上,不少家長反映,孩子的幼兒園偏重科技方面的培養,在音樂的培養上有所欠缺,咨詢在家有什么方法可以培養孩子的音樂細胞;而一些家長說,孩子上小學有兩年時間了,但平時唱的歌曲卻仍是在幼兒園里學的。

  不少幼教界音樂專家也對此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邵黎柳說,目前學前教育對音樂的關注度有所下降,這不僅表現在二期課改后,幼兒園的音樂教材有所調整;同時,不少音樂老師只需用一根手指,摁下錄音機,就能完成整堂的音樂課。而不是以前由老師彈著鋼琴,孩子們跳著舞開始音樂課了。

  烏魯木齊南路幼兒園音樂教師王老師也表示,一些幼兒園和家長如今較偏重于孩子音樂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對孩子來說更為重要的音樂素養方面的認識。

  名師建議:將音樂與語言相結合

  胡瑛婷建議家長,可從讓孩子探索大自然中的聲音入手,先讓孩子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妙聲音,以此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如,家長可以讓孩子聽聽不一樣的水的聲音,例如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洗澡時花灑流出來的水的聲音等各自有何不同,并讓孩子用語言描述出來。這可以刺激孩子辨別不同的聲音,讓孩子的耳朵敏感起來。同時,家長也可選擇有教育意義的兒歌,讓孩子形象化地學習。

  邵黎柳則建議,家長可以將故事與音樂結合起來,如聽配樂故事,因為語言對音樂起到了指示作用,而音樂對故事情節也起到了渲染的作用。這既能讓孩子更形象地理解故事的內容,又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虹口區早教中心教師謝春萍說,孩子天生就有聽音樂的能力,所以不論是多小的孩子,都應讓他們多聽音樂。當然,也要注意保護小孩子嬌嫩的耳朵,每次時間一般不宜超過15分鐘。她建議,讓孩子聽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音樂,也可在音樂流淌的過程中,帶著孩子做一些活動。家長可以帶著年紀大點的孩子,牽著手一起跳舞;或將小寶寶抱在懷中,跟著音樂的節奏撫摸他們。

  王老師指出,對孩子的音樂培養,可以有效促進孩子今后各方面的想象力的發展。家長可在家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音樂的環境,也可放不同的音樂給孩子聽,讓他們感受不同音樂的表現力、節奏感和渲染力。 杜佳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49313.html

相關閱讀:父母唱歌的目的要讓孩子快樂
每個兒童都是小藝術家
寶寶愛動手打人 那可能是缺鋅了!
藝術可教給孩子為人之道
音樂帶給孩子的幾大好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