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教育孩子有多種形式,用兒歌引導孩子的行為,效果就非常好。
我兒子5歲,沒有飯前洗手的習慣,還喜歡剩飯。為此,我和妻子沒少批評他,可他就是改不了。后來我試著編了一首兒歌:“飯菜噴噴香,全家快來嘗,吃飯先洗手,不慌也不忙,細嚼要慢咽,不剩飯和湯!本挂幌伦痈牡袅藘鹤拥膲牧晳T。
有時,兒子任性地在屋里又蹦又跳,亂喊亂叫,妨礙了樓下鄰居們的休息。說他,他不聽。于是,我又琢磨著編了這樣一段順口溜:“我不喊,也不叫,不在屋里亂蹦跳。擺積木,看畫報,爸爸寫字我不鬧”。孩子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老實多了。
有一次孩子得了感冒,在家呆了十多天。當他感冒好了以后,送他到幼兒園去,他又哭又鬧不愿去,我還是用老辦法,給他編了一首上幼兒園的兒歌:“好孩子,要聽話,幼兒園,也是家。晚上媽媽早接你,爸爸喜歡聽話娃!本瓦@樣一邊鼓勵,一邊用兒歌開導他,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孩子通過兒歌掌握了行為標準,同時兒歌使幼兒和父母建立了親密無間的感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51857.html
相關閱讀:對待孩子好壞行為家長要獎懲分明
糾正孩子磨蹭拖沓的習慣!
鼓勵“幫倒忙”的寶寶
想要帶孩子去塞班島,有什么比較好玩的地方嗎-
當心孩子的四大高危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