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不要在任何階段評判音樂學習究竟值得與否,更不要去定義孩子有無音樂天分,讓孩子學習音樂就像在燉一鍋好湯,如果頻頻掀開鍋蓋想一探究竟,只會讓原本醞釀的香氣不斷流失散逸。
音樂智能優越的三大優勢
1.對各種聲音極為敏感。
因為善于分辨聲音和語言表達,懂得描述音色、音量和旋律的變化,能把自己聽到的聲音描述出來,甚至模仿和創造,所以,音樂智能優越的孩子對于生活環境中的各種聲音極為敏感。
2.氣質非凡。這大概也是家長們促使孩子學習音樂的追求之一,源于音樂潛移默化的作用,音樂智能優越的孩子不僅有著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個人氣質亦非同一般。
3.“人際關系良好。因為這些孩子對聲音及音量的掌握能力好,較善于語言表達和抒發情緒,EQ(情緒商數)也會比較好;當他懂得欣賞不同種類的音樂,也就比較能和來自各個領域、有著不同個性的人自在相處。
四要領開啟音樂智能
1.啟發音樂智能從胎教開始
健康的寶寶,來自于健康的母體。懷孕期間因荷爾蒙的變化,容易造成媽媽情緒的波動,因此在懷孕期間,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情是母體健康的關鍵之一,而音樂,正是能夠舒緩穩定情緒的最佳媒介。懷孕2周時,胎兒的內耳已經開始形成,約第5周時發育完全;懷孕6個月時,胎兒的聽覺系統已能感受到母親的呼吸和心跳;7個月后,胎兒對外界聲音的刺激漸有反應。也就是說,當寶寶在媽咪肚子里時,就已經能逐漸感受到外部聲音的變化。
因此,媽媽在懷孕期間多聽音樂,勤做“音樂胎教”,除了可以減輕自身壓力、舒緩情緒,還能使血流速度、血管收縮正常,為胎兒健康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再者,通過音樂產生愉快的心情,還能促使媽媽體內分泌良性荷爾蒙,強化媽媽與胎兒之間的親密感情。
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媽媽會有這樣的經驗:孕期中經常聆聽的音樂,孩子出生后,只要在他哭鬧時播放,孩子就會逐漸安靜下來。
2. 家長親身參與和鼓勵
孩子還在襁褓中時,媽媽就可以抱著他跟隨音樂起舞,并試著用不同的聲調和小寶寶說話,或利用不同的聲音吸引小寶寶注意。這些簡單的動作,都可以慢慢累積孩子的音樂記憶。
3. 多與孩子說話
孩子年紀漸長,開始能與成人簡單溝通之后,家長應多和孩子說話,并且用心傾聽孩子的一言一語,最好能多制造讓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適時給予贊美和鼓勵,讓孩子能夠對自己所發出的聲音產生自信。
4.摒除功利心態,讓孩子快樂學習
許多家長讓孩子學習音樂的初衷,都只是希望孩子在音樂中得到快樂,但是當孩子學了一段時間之后,家長就開始關注孩子的音樂學習成效、學費是否花得值得等問題。然而藝術領域的學習并非立竿見影,總是要在多年之后才能看到,操之過急的家長,只會讓原本應該是增加生命美好經驗的音樂學習,變成孩子難以承受的壓力。每一個孩子都有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并且讓音樂融入他生命的權利。但是不要在任何階段評判音樂學習究竟值得與否,更不要去定義孩子有無音樂天分,讓孩子學習音樂就像在燉一鍋好湯,如果頻頻掀開鍋蓋想一探究竟,只會讓原本醞釀的香氣不斷流失散逸。
音樂智能優越的八大特征
1. 喜歡音樂。
2. 會跟著音樂哼唱或隨著節奏起舞。
3. 音質不錯的歌喉。
4. 對于節奏很敏感。
5. 喜歡一邊做事一邊唱歌。
6. 能輕易識別音調準確與否。
7. 一首新歌聽過幾次就能正確唱出來。
8. 至少會彈奏一種樂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56564.html
相關閱讀:正確對待孩子的特長愛好
胎教音樂媽媽聽還是寶寶聽
音樂可調動孩子的社交天賦
電子琴轉鋼琴=走彎路
繪畫是對孩子最好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