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別讓大人態度決定孩子的畫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藝術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團雜亂的線條、看不出所以然的色塊……一番涂涂抹抹、點點畫畫后,孩子高高興興地拿過來給你看。該怎么和孩子談他的畫呢?什么時候該大聲贊美,哪些地方又得采取迂回策略?會不會不小心因為我們成年人固有的感受方式,影響了小涂鴉大師新鮮自由的表達?

  回到最根源的地方檢驗一下

  看看下面這幾位媽媽的“判斷”:

  孩子畫的房子總是興趣班老師教的那樣兒。

  女兒學了2年畫了,讓她畫個亭子還畫得不像。

  為什么我女兒畫的畫總沒有鄰居家孩子畫得干凈呢?

  這幾位媽媽對孩子的涂鴉分別皺起了眉頭,認為孩子的畫存在不足。

  實際上藝術教育遠不止是教孩子畫一張畫那樣簡單和局限。很小就讓孩子親近藝術,更重要的是激發他的好奇心、觀察力和想象力,幫助他成為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人。

  如果你認可這樣的觀點,那我們的態度、行為正確與否,就變得有章可循起來:看一看,我們的態度或做法有沒有幫助他更大膽地去嘗試?有沒有幫助他形成發散性的思維?有沒有幫助他學會尋求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沒有激發他的想象力?

  這樣,把媽媽們的問題放在這個大前提下看,就有了“答案”:孩子只會畫老師教的那種房子——你可以帶他去看各種不同形狀的房子,看完后,再比較房子之間的不同。甚至還可以讓孩子自己設計一棟房子,再鼓勵孩子繪畫時把差異表現出來,這樣,孩子的思維就不會局限于單一,反而得到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你要求他把小亭子畫出來——等于讓他把你感興趣的東西畫出來。這和他并沒有關系,畫不好是自然的事。

  別人家的孩子畫得好,因為“干凈”——這樣的判斷是有失偏頗的,還是在從你的期待出發,和孩子是否有感受、有探索并沒有關系。

  送孩子去哪個繪畫班、要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賽寫生……其實很多問題,都可以試著這樣判斷,看看孩子的反應,也許下一步你能更清楚應該怎么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83164.html

相關閱讀:正確對待孩子的特長愛好
繪畫是對孩子最好的啟迪
胎教音樂媽媽聽還是寶寶聽
電子琴轉鋼琴=走彎路
音樂可調動孩子的社交天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