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一到三歲之間的孩子占有欲表現最強。這和孩子的活動方式、自我意識發展的水平有密切關系。
占有欲的心理表現
當孩子到3歲左右,就會產生“以我為中心”的意識,常常有獨占行為的發生。這不是“自私自利”,就是一種占有欲。因此,父母遇到孩子獨占、搶別人孩子的東西時,不要大驚小怪,也不要打罵孩子,這是孩子的占有欲,要給予說服和教育引導。孩子的“占有欲”是孩子成長發展中出現的一種心理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會逐步淡薄,當然,對于那些“占有欲”特別強的孩子,父母要認真分析原因,找出對策,給予孩子最正確的引導。
對待孩子的占有欲,父母有什么好的方法:
不要壓制,要引導
當孩子要別人的東西時,不要打罵,要溫和地提醒他,使他回憶起他曾經吃過玩過這些東西,有助于解除他強烈的要求欲望,壓制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讓孩子增加有關知識
通過比較讓孩子知道自己家的跟別人家的沒什么不同,如有些孩子明明家里有一樣的餅干,但他就是要跟別人搶,這時,父母不要太強硬,而是接受了別人的回來跟家里的對比,讓孩子知道其實是一樣的,以后孩子就不會再要別人的了。
轉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要別人家的東西,確實家里沒有,那么如果經濟允許的話就給他買。如果不允許,那么只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運用交換法
交換玩具或事物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這樣可以防止孩子占有欲和霸占欲的產生。如孩子要別人的玩具,那么就要用自己的玩具去換取別人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67234.html
相關閱讀:揭示孩子說話暗藏的小秘密
讓害羞寶寶勇于表現自己(圖)
究竟是誰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該吃手時就吃手
尊重呵護童年不應僅在“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