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怎樣讓孩子有耐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對于做一些事情沒有那么大的耐心是正常的,小編覺得這是錯誤的觀點,孩子缺乏耐心其實非常不好,甚至會影響其性格,培養耐心應該從小時候開始,家長的榜樣作用尤其重要。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孩子缺乏耐心的一些表現,以及如何培養孩子耐心。

  孩子缺乏耐心的特征表現

  (1)暴力性

  這是缺乏耐心兒童的最大特征。不管是誰讓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就失控地尖叫、罵人或打小朋友等。剛開始自己還會自責,不過一旦形成習慣,自責感就會消失,連父母的勸導都聽不進去,反而會使性子、發火。(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哭大鬧該怎么辦?)

  (2)依賴性

  碰到稍陌生或困難的問題,便喪失了獨自解決問題的意志,轉而向別人求助,這種依賴性會使寶寶漸漸變得意志薄弱。

  (3)散漫性

  注意力低下沒有耐心的寶寶做事肯定沒有持久性,因而會顯得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時,看看這個拿拿那個;參加鋼琴、美術、書法等學習班,沒有一個能堅持下去。

  怎樣讓孩子有耐心?

  1.家長應該做出榜樣。許多孩子沒有耐心,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頭蛇尾。所以,首先要求家長要注意不造成孩子半途而廢的行為習慣。在開始一種新的活動之前,必須讓他把正在進行的活動有個了結。如讓孩子去洗澡,應在開始燒水時就告訴孩子畫好這張畫后,就去洗澡。然后在孩子洗澡之前別忘了認真檢查畫到底畫完了沒有,這本身就是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

  2.給孩子設置點障礙。家長應該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點障礙,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難的機會。因為耐心是堅強意志磨煉出來的,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越能鍛煉孩子的耐心。要鼓勵他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做好一件事要經過努力,才能完成。孩子經過努力完成一件事時,應當及時給予表揚,強化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為什么寶寶不懂禮貌?如何教孩子懂禮貌?)

  3.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孩子們專心地沉浸在一種活動中。要讓孩子知道,生活中許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有時孩子餓了馬上要吃,渴了馬上要喝,想要什么玩具當時就要買,家長可有意延緩一段時間,不要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以培養孩子的耐心。

  4.通過和孩子交談幫助孩子認識問題,培養耐心。幼小的孩子雖然不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但已經能明白你表達的意思。例如,孩子因為搭不好積木而發脾氣,把積木扔掉。父母可以跟孩子談談,告訴他知道積木搭不起來他很不高興,但是把積木扔掉也解決不了問題。不要認為和孩子交流沒有意義,其實他能聽懂,至少他會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做的效果比你為孩子的壞脾氣生悶氣,或者責怪他好多了。

  5.建立時間觀念。比如說,家長正在收拾亂七八糟的玩具,孩子卻要出去玩,這個時候不要說“等10分鐘”。要告訴他“等我把玩具全部放到玩具箱才出去”。孩子會看著你把玩具一個個放到箱子里,而不是纏著你要出去玩。

  培養孩子的耐心會讓他終身受益。那些耐性好、忍受力好的孩子獲得成功的機會也要比其他孩子多。您也可以閱讀“寶寶沒有責任感怎么辦?怎樣教孩子負責任”,了解更多的寶寶個性與好習慣培養知識,請您關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743398.html

相關閱讀:當心孩子的四大高危性格
想要帶孩子去塞班島,有什么比較好玩的地方嗎-
糾正孩子磨蹭拖沓的習慣!
對待孩子好壞行為家長要獎懲分明
鼓勵“幫倒忙”的寶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