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警惕孩子的七種異常舉止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 讀:“都6個月大了,我的小孩還不會坐。”“我的小孩平時總會把頭偏往一側!薄拔倚『⒍1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是不是發育比其他小孩子晚。俊薄

  醫生指出,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很可能預示著某些疾病,因此家長要格外警惕寶寶的“不正!迸e動。另外,通過發育商測試,便可知道嬰幼兒心智發育水平,目的是為了早發現早治療。

  問題直擊——以為“發育晚”原是腦癱

  琪琪(化名)今年4歲了,記者剛看到琪琪時,她表現得很乖,看見熟人就會打招呼,嘴巴特甜。除了腿腳有點不方便外,看不出她有任何異于常人的地方。自治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兒童康復室主任醫師劉振玲告訴記者,琪琪其實是一個腦癱患者,曾在2歲時被檢查出患有腦癱。因此琪琪現在不但走路不太方便,而且智力也比正常小孩要低一點。

  據劉振玲回憶,2歲的琪琪在送來醫院檢查時,連坐都坐不穩,也不會爬,交叉腿也打不開,更別說會站了。除了不會站,琪琪也不會說話,因此家里人才帶她來自治區人民醫院檢查。醫生經過詢問后得知,琪琪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一些不尋常的生理習慣和行為動作:不會吸吮手指、頭老是往后仰、做什么事情都比同齡人要晚很多。但是家里人只是覺得琪琪發育比較晚,并沒有意識到琪琪可能存在其他毛病。

  家長態度——寶寶出問題才檢查

  一些家長就向記者講述他們小孩的情況。黃女士說,她的小孩現在已經10個月大了,但是以前并沒有進行過任何體檢。直到最近發現小孩頭總是習慣性地往右偏,這才想到來醫院檢查。其他家長基本上都是如此,當發現小孩的一些不正常舉止時,才帶小孩來做檢查。

  目前很多家長為小孩做兒童體檢的意識并不是很強,很多家長認為小孩的這些“小問題”只是發育遲緩,并沒有足夠地重視。加上一些小醫院醫生篩查意識不強,或是根本沒有受過相關方面培訓,導致很多小孩等到四五歲才發現問題,這樣的話治療效果并不好。因此提高家長們為小孩做體檢的意識,也是當務之急。平時就應該按照一定的年齡段進行體檢,不要等到孩子有問題了才來檢查。


  專家提醒——需警惕七種舉止

  劉振玲說,有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小孩比較難帶或愛哭鬧或不哭或聲音無力、喂養很難、身體過軟等,家長往往會認為這是因為小孩不乖、不聽話,因此忽略了小孩的這些表現。其實,這些癥狀往往是懷疑小孩是否有腦損傷的外在表現形式。如果需要確診有何不正常的話,則需進行神經心理發育測試,測試的結果就是“發育商”。發育商也稱為DQ,是用來衡量嬰幼兒心智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之一。

  劉振玲提醒廣大家長,當小孩出現以下幾點異常情況時,說明小孩的神經心理發育可能有問題,需要引起高度注意。

  1、喂養困難,如小孩不會吮吸、吮吸無力,或邊吃邊哭,容易嗆奶,體重增長緩慢等。

  2、哭聲弱,如十分安靜或無原因的持續哭鬧。

  3、自發運動少,如小孩不動,或整天呈現出沒有力氣的狀態。

  4、全身松軟,肌肉松弛等一些肌張力低下癥狀。

  5、全身發硬,喜歡打挺,頭明顯后仰,有時頭偏向一側,雙下肢硬性伸展等肌張力增高的癥狀。

  6、新生兒痙攣,如容易受驚,容易抽搐,尖叫或煩躁不安。

  7、上肢內收、內旋、手握拳等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889256.html

相關閱讀:如何幫助寶寶學習走路
游泳訓練可提高寶寶的智商
培養注意力的五個方法
過度保護阻礙寶寶交往力培養
請給幼童嘗試的機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