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都會要求孩子道歉,但是做為父母,你跟孩子道歉過嗎?錯怪了孩子,你會道歉嗎?
測一測:當你錯怪孩子時,你的行為得幾分?
100分:主動向孩子道歉
我覺得向孩子說聲“對不起”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難,我就是這么做的。
有一次,鄰居找上門來說兒子把他家的孩子打哭了,我當時就罵了兒子一頓,后來我了解到,原來鄰居家的孩子隨意摘小區里的花,兒子去阻止,因為鄰居家孩子不但不聽,還動手打兒子,才被兒子“修理”的……當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我主動向兒子道了歉。
向孩子道歉,既有助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同時也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知錯能改的形象,增加孩子對父母的敬重,又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正直無私的品德。
70分:以承諾代替道歉
這樣的家長在現實生活中很普遍,這類父母在發現錯怪孩子之后,其實心中也是有歉意的,但是又拉不下臉面給孩子道歉或擔心直接道歉會損害自己的權威形象。
于是,就以物質、精神許諾來代替道歉。諸如:“明天我給你買一個大洋娃娃。”或“星期天我帶你去兒童樂園玩。”等等。
我覺得不應該提倡這樣的做法。但是,這樣的家長畢竟能讓孩子了解到自己的歉意,也算是“知錯能改”了。但不能經常采取這樣的方式,以防孩子養成習慣,對父母提出各種無理的要求。
60分:轉移視線岔開話題
家長們都知道,孩子一般會很快忘記發生過的事情,包括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很多家長都喜歡利用孩子的這種特點,在自己錯怪孩子的時候,就故意用玩具轉移孩子的視線,或故意岔開話題。
父母轉移視線有兩種具體表現:
第一種發現錯怪孩子后故意岔開話題,文過飾非。如發現錯怪孩子打翻油瓶后,轉而問“你今天的畫畫完了嗎?”
第二種是當錯怪孩子的事實被澄清后,認為自己丟了面子,反而故意挑出孩子別的錯處來掩飾自己的窘迫。如媽媽責怪孩子弄亂了抽屜,事后才得知是爸爸干的,一時下不了臺,于是轉而指責孩子亂放玩具等,以此來推卸自己的責任。
但是這種做法只能偶爾為之,如果經常這樣做的話,家長在孩子面前所樹立的榜樣就成了遇到問題后就逃避。父母都逃避責任,那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該怎樣應對呢?
50分:認為沒什么大不了
許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年齡還小,還不懂事,是不會“記仇”的,于是,當自己有什么事情錯怪了孩子時,覺得不必當回事兒,沒什么了不起的。
12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978294.html
相關閱讀: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
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