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說性格是天生哦,其實后天的環境對寶寶性格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當媽媽遇到自己的寶寶害羞時,該如何去面對呢,讓寶寶不至于在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產生驚恐與羞澀?讓我們就這一話題看看下面的內容。
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家里來了客人一定要躲進里間,被爸媽拽著出來喊叔叔阿姨的日子嗎?還記得羞于跟鄰居家的小朋友說話嗎?綜合報道調查顯示,以色列兒童據說是世界上最大膽的兒童,而日本和中國兒童是最害羞的,英國和美國的兒童則介于兩者之間。一種比較普遍的解釋就是:西方國家更加鼓勵兒童張揚個性,敢于表達自我;而東方國家則更主張內斂和低調。
我們為什么會害羞?
害羞是一種對社交場合過分的恐懼!毒窠】蛋倏迫珪穼π叩亩x是:“在社交場合感到不舒服,想退卻……這是一種過分關注自我的表現。”有統計數據顯示,害羞的情緒仍然不同程度地影響50%的成年人。
“害羞基因”
有大量關于害羞的研究結果顯示,孩子將來是否會成為害羞的人,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其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但是,科學家認為,還有第三個重要的因素不容忽略:生理因素。
有專家指出,害羞和其他人類性格特征一樣,部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
研究顯示,在社交場合中,害羞的人和自信的人的大腦運作各不相同。身處陌生環境時,“害羞的大腦”在前半葉的右側有更多的腦電波活動,顯示大腦主人正感到恐懼。與此同時,他還會出現心跳加速和肌肉緊張等生理現象。
此外,害羞的人體內往往含有“害羞基因”——一種與壓力敏感度有關聯的基因。這種基因負責支配復合胺的分泌,而大腦內的復合胺與人的情緒、胃口和好斗性有關。
父母引導很重要
但是,害羞并不是完全由基因決定的。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只要對害羞的兒童給予恰當的教導,就能夠克服基因的影響,使得他們變得大膽和自信起來。一對自信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子女往往比害羞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子女更加自信。
美國馬里蘭大學兒童成長實驗室的負責人內森·?怂菇淌诒硎,父母的行為將決定“害羞基因”被進一步激發還是壓抑:“如果你有這種害羞基因,但是你的母親自信大方,那么你并不會比你的同齡人更害羞。但是,如果你開始感受到壓力的時候,基因的作用將會開始對你的行為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如果你有這種基因,而又生長在一種壓力重重的環境里,那么你有很大的可能會成為一個膽怯、焦慮和壓抑的人。”
?怂菇淌诓⒈硎,人成年后突然表現出來的害羞往往與基因并沒有太大關聯。受人欺負、父母過分保護、離婚或者失戀等打擊都可能使人變得膽怯。
孩子的個性,本就有內向與外向的區分,就請您依著孩子本性,陪著他一同去觀察環境,且與環境交朋友吧!也許,有的孩子會需要多一點的時間,不過,也就是這樣的孩子,才更需要與朋友互動。提供孩子一些力量,同他一起多看看多走走外面的世界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989838.html
相關閱讀: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
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