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重要
孫道榮
汽車進入了山區,山路崎嶇不平,顛得人五臟六腑都翻騰出來。車上只有十幾個乘客,坐在后幾排的乘客,因為顛得吃不消,都挪到了前排。
他卻主動移到了最后一排,五個座位連在一起,正好可以躺下。他太需要休息了。這段日子,工作丟了,談了好幾年的女朋友也吹了,整個人完全處在心灰意懶中,連續十幾天吃不下睡不著,他覺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絕境,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此行,他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年邁的雙親培養出他這個大學生很不容易。他決定在了斷自己之前,再看一眼可憐的雙親。
汽車顛簸著前進,乘客都昏昏欲睡。他也恍恍惚惚進入夢鄉。
突然,在一陣劇烈的撞擊后,汽車猛地停了下來。
所有的乘客,都被驚醒了,有人頭撞在了前排椅子扶手上,有人被震碎的窗玻璃割傷,有人被拋出了座位,躺在后排的他,也被高高地彈起,又重重地摔了下來??出車禍了!
車廂里,立即爆發出一片驚叫聲、哭喊聲。一片混亂之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雖然都有不同程度的撞傷,但看來都無大礙。大家稍稍松了口氣,探頭窗外,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這一看,讓他們驚出一身冷汗:車子懸在路邊的半空中,晃晃悠悠,而下面,是一個峽谷!大家這才發現,車頭車尾不在一個水平面!車頭向下,尾巴翹起。車內再次爆發出絕望的哭喊聲,混亂之中,傾斜的汽車劇烈地搖晃,隨時都可能墜落。
他看看身邊,最后一排只有他一個人。窗戶開著,他輕輕移到窗前,看看外面。還好,還有近半個車身掛在路牙上,只要從窗戶跳出去,他就獲救了,安全了。
他站起來,探身準備往外跳,可是,因為他的移動,車廂猛烈地顫動了一下。他突然意識到,如果自己跳下去,整個汽車可能因為重心失衡而墜落。前面的乘客發出驚呼:你不能跳,不然我們可就都完了!
是的,他不能只顧自己跳出去,那將置一車人于死地?墒牵绻获R上跳出去,汽車可能隨時墜落,那自己將與大家同歸于盡。他不怕死,他這次回鄉,就已經做好了死的打算,只是沒想到會是這種死法。
他深深地吸了口氣。
他冷靜地判斷了一下形勢。中學時,他的物理成績就很好,他知道,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車頭和車尾重量的稍稍改變,都可能使平衡打破,而致車毀人亡。其他乘客都在汽車的前半部分,車尾只有他一人,他是這個平衡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他這一生,從來也沒有這么重要過!
現在,唯一可行的自救辦法是,他保持不動,維持這個平衡,讓前面的乘客,慢慢往后移,再從窗戶逃出險境。
他對大家說,我不動,你們一個一個從前面挪過來。千萬不能擠,不要慌張,一個一個來!
在他的指揮下,離他最近的一位乘客,一點一點,向車尾爬過來。汽車輕輕搖晃著,每一次抖動,都揪著大家的心。
第一位乘客,成功地移到他身邊,從窗戶跳了出去。又一位乘客,爬了過來。十幾位乘客都獲救了。受傷的司機,也從駕駛室爬了出來。他最后一個從窗戶跳了出來。汽車晃了晃,沒有墜落。
驚魂未定的乘客們,都安全獲救了?粗鴵u搖欲墜的客車,大家的臉上,流露出劫后余生的欣慰。等大家定下神來,才想起坐在最后一排的那個小伙子。如果沒有他的沉著和勇敢,不敢想象,會是怎樣不堪的后果。大家四處找他,要向他表達謝意,卻沒有找到。
他已經悄悄走了。他的家就在離此地只有幾公里的山坳里,上中學時,為了省路費,他就常常一個人從這條山路步行回家。十年前,也是從這條山路,他走出了大山,他是他們山寨里出的第一個大學生,他曾經令多少人為之自豪啊。而眼前的挫敗,相比以前,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他也終于明白: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很重要,即使是一粒微塵。
落日的余暉灑滿山林。他拐進一條小路,這樣可以早一點到家。歸巢的鳥兒們,成群結隊,從頭頂掠過。他要從這里,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4.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第一段對山路崎嶇難走的描述為下文車禍的發生埋下伏筆;車上其他乘客都挪到了前排則為后文車禍發生后車內的驚險狀況做了鋪墊。
B.車禍是小說情節上的一個轉折,同時也是主人公人生的轉折點。經歷車禍后,他認識到先前挫折的微不足道,也重新發現了自己的價值。
C.文中“他深深地吸了口氣”體現出主人公內心的矛盾和掙扎,如果不及時跳窗逃生,自己會有性命之憂;如果跳出去,整車人將失去生還的機會。
D.小說中人物的行動、心理等描寫除了刻畫人物形象,也有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并使作品更具真實而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
5.小說標題“你有多重要”有哪些含義?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6分)
6.小說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6分)
答案:
4.C對“他深深地吸了口氣”時的心理分析不正確,主人公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鎮定下來,冷靜思考下一步該怎么做。
5.①“你有多重要”首先指車禍發生后主人公在車上所處位置的重要性,他的舉動可能會讓整個汽車因為重心失衡而墜落;②“你有多重要”也指主人公毅然選擇留下來幫助車內的人脫險,由于他的存在,一車人的性命才得以保全;③標題與第二段中主人公認為“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的想法形成對比,揭示文章主題。(每點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適當給分)
6.①小說的結尾營造了一種溫馨、祥和的氛圍,暗示主人公重新拾起希望的心理變化;②照應小說開頭,再次寫到回家,使文章首尾圓合;③進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表明“他”要從家鄉出發,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每點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適當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jixuwen/1139371.html
相關閱讀:張莉《精神救助》語文閱讀答案
《有一種感動叫守口如瓶》閱讀答案
“冬天說起冬天”閱讀理解答案
托起草原閱讀答案
《一碗清湯蕎麥面》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