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長城磚
蔡貢民
①擋不住內當家再三敦促,我踏進了養兔專業戶老壽山的門檻。
②老壽山原本是油瓶醬罐底朝天的苦惱人,如今成了村上獨一無二的財神爺。他的兔種遠近聞名,以至于“若要發財兔,去找老壽山”成了村民的口頭禪。
③這會兒,他正坐在堂屋里和幾個小伙子擺龍門陣,說的是《孟姜女哭長城》。老家伙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又喜歡聽戲看書,肚里裝滿了前朝后代的故事,雖然手無縛雞之力,吹起牛皮來卻渾身是勁,引得村里的小伙子都喜歡圍著他轉。
④“哦,村長大人駕到。”見我進門,老壽山眉開眼笑。那幾個小伙子見他有正經事,便走了。
⑤我道明來意,他把我引進兔房,隨手抓起兩只苗兔,看過雌雄,又回到堂屋,用帶鋼針的鉗子,在兔耳上打上數碼,然后扔進我帶來的紙盒。
⑥“什么價錢?”我明知故問。
⑦“嘿嘿,”老壽山乜視我一眼,笑里分明藏著刺兒,“我這人呀,只認孔方兄,不識世故情。上至父母官,下到小百姓,一視同仁,二十元一只,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放!”
⑧老家伙,賺錢賺紅了眼,忘了當初要補助時的寒酸相啦?你光棍一條,要那么多鈔票帶到棺材里去?我不情愿地掏出八張伍圓,抖在他面前。
⑨嘩啦啦,門外刮進一陣風,掀動了貼在墻上的畫片,吹飛了桌上的鈔票。
⑩老壽山撲向墻根,扶正畫片,掀下圖釘重新撳牢。這是一幅水墨長城圖,萬山叢中,巍巍長城如蒼龍騰飛,不見頭,也不見尾,煞有氣派。不過,我看著總覺得它貼在這里挺不協調。老壽山鉆在桌下揀鈔票,見我盯著圖畫,又使出了耍嘴皮的功夫:“我中華人杰地靈,唯有這長城名揚四海。老夫也算不虛度此生,上去逛過兩回,可惜呀,那些不肖子孫,毀了長城蓋私屋,看他們有何面目見祖宗!”
他喋喋不休地東拉西扯,我聽得直皺眉頭,拎起紙盒想去,從門外探進一顆小孩腦袋,隨即一聲:“村長在這里。”話音未落,進來了兩位中年漢子。其中一位握著我的手,熱情地說:“村長,太感謝你們了!修長城的兩萬元捐款,我們已收到啦,今天特來登門致謝!闭f著,又使勁地握了握我的手。
“這……這是怎么回事,別搞錯了吧?”
來人給我一張收據,市、縣、鄉、村,都沒錯;又看看匯款單上撕下的附言,上面寫的是“?作?城一?磚”,七個字中,有三個繁體字。在我們村,除了老壽山,還有誰會把“塊”字寫成“?”?
“壽山伯,你為咱村揚了名啦!”
“揚名?”老壽山揀完了地上的鈔票,撣著票面上的塵土,又刺我一句:“名是能用鈔票買的?”
來人看出了苗頭,瞪大眼珠打量起老壽山來。我心情復雜了。兩萬元!放在我們村,可辦多少事哪!
見鬼,還想這些干啥!我自責著;仡^看老壽山,他正對著長城圖出神。我這才發現,畫兩旁,還有一幅對聯,顯然是老壽山的手筆:“生就中華魂,死作長城磚!
4.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頭兩段以“我”去養兔專業戶老壽山家買苗兔引出對老壽山身份的介紹,為下文寫他捐款修長城的情節做了鋪墊。
B.小說第③段中“老家伙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一句,不僅交代了老壽山曾有過求學經歷,更為后文“我”依字推斷匯款人的情節埋下了伏筆。
C.“我”是小說的線索,串聯起人物、情節、環境等要素,有關老壽山語言、動作、神態等的細節描寫便是通過“我”的視角展示出來的。
D.小說通過老壽山從昔日靠吃補助的懶漢變成勤勞致富并捐資修長城的先進人物的故事,表現出當今農村經濟建設中農民不斷進步的主題。
5.小說中的老壽山有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質?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5分)
6.結合全文,請簡要說明小說的標題“長城磚”有什么豐富的含義。(6分)
答案:
4.(3分)D
5.(5分)
①熱愛傳統文化。能講古今事,崇敬傳統文化。
②有民族自尊心。因長城名揚四海而倍感自豪,為他人毀長城蓋私屋氣憤不已。
③負有擔當精神。匿名捐錢修長城,寫對聯表明心志。
(每點2分,答出三點給5分)
6.(6分)
①“長城磚”是修造長城普通而又重要的材料,“長城磚”是老壽山的象征,他如長城磚一樣平凡,但又有著勇于擔當的精神。
②“長城磚”是人民群眾的象征,平凡的人民群眾是民族精神的深厚根基。
(每點3分,只要有道理可以酌情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jixuwen/1332440.html
相關閱讀:張莉《精神救助》語文閱讀答案
《一碗清湯蕎麥面》閱讀練習及答案
《有一種感動叫守口如瓶》閱讀答案
托起草原閱讀答案
“冬天說起冬天”閱讀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