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家長如何避免孩子“節后綜合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國慶節長假過后,重新回到繁忙的工作中,在微博上看到不少“上班族”網友用各種改編“吐槽”來表達各種情緒。“長假過后,你起得來嗎?上班時,能精神飽滿嗎?工作日,能適應重新擁堵的交通嗎?”網絡上充斥著“上班族”們應對“節后”工作生活的各種情緒上的不安。

  其實“節后綜合征”是“征”不是“癥”,概括起來大概可以分為“消化不良征”、“上班恐懼征”以及其他各式各樣征兆,就統稱為“節后綜合征”。

  專家提醒,在經歷了七天小長假之后,市民一定要清淡飲食,調整胃腸功能。節后應少吃一些油膩食物,盡量多吃一些清淡、富含維生素的蔬菜、粗糧、水果等食物,減輕胃腸道負擔,恢復胃腸道功能。強迫自己多喝白開水,這樣可以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減輕大量肉類食物和酒精對肝臟的危害。喝茶也可以清除胃腸道的油膩,使胃腸道盡快恢復到正常水平。另外,堿性食物如豆制品、乳類中含有豐富蛋白質與維生素等,能有效緩解身體的疲勞感。

  另外,節日期間,父母會不自覺地對寶寶放縱一些,寶寶的不良習慣也很容易在節日里養成。專家表示,節日里菜肴豐富,會出現很多油炸食品或油很重的食物,這些食物容易引起寶寶腸胃功能紊亂。還有各種色澤鮮艷的小零食、小點心、瓜子、糖果等,孩子容易對有顏色的食物感興趣。寶寶的克制能力一般較差,看見好吃的就貪吃,吃后,感冒、咳嗽、腹瀉和腸胃道疾病隨之而來。在節日過后,家中剩余的飲料及零食等應盡快收起來,不能讓孩子養成每餐喝飲料、沒事吃零食的習慣;對于過節期間已經進食過多脂肪、蛋白質食物的孩子,節后應以清淡飲食,即蔬菜、菌類食物為主,且不可進食過飽;對過節期間食欲差、未良好進食的孩子,要注意調整飲食種類,保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的攝入量,以免發生營養不良。“節后綜合征”還表現在節日期間孩子作息方面沒有規律,節后甚至賴床、不愿意去幼兒園等現象出現。這些都是需要大人們提高警惕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043972.html

相關閱讀:孩子哭鬧家長學會傾聽
莫讓溺愛寵壞了孩子的心靈
擁抱讓寶寶心靈更美好更健康
學齡前兒童成長的幾個關鍵期
老人幫你帶孩子,你擔心什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