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教誤區可能扭曲孩子性格
很多家長在處理孩子的不良情緒上都存在不少誤區,家長的觀點和態度很有可能對孩子一生造成影響。教育專家分析家長“對付”孩子生氣的兩大誤區,希望家長們引以為戒。
誤區一
不理孩子過度放手
不少家長都認同這個觀點:當孩子不高興時,允許他不高興,不要急著去安撫他。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或者大哭時,讓孩子盡情地哭。家長認為孩子哭完后,往往就沒事了。
“當孩子出現不良情緒時,可以允許他發泄,因為孩子雖小,也需要獨立的空間。但是,家長也不能給孩子太大的空間,否則孩子就感覺不到家長的溫暖了。”盧春景說,“過度放手”的做法是不妥當的。因為這可能會給孩子的心理上形成陰影,認為父母根本不在乎。
另外,小孩出現不良情緒,“過度放手”還會產生以下副作用:如孩子感到被忽視,沒有安全感,會形成一種看似獨立、實是內心脆弱的矛盾性格。
盧春景介紹,正確的做法是,父母在孩子平靜下來之后,找機會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開導孩子。“這樣做,一方面能協助孩子更好地處理不良情緒;另一方面能讓孩子從中體會到父母的愛和關心,從而獲得安全感。”
誤區二
小孩生氣粗暴對待
有些家長一見到孩子出現不良情緒,就會覺得很煩,甚至會打罵孩子。盧春景說:“家庭環境很重要,父母要給孩子做榜樣,父母怎樣對待孩子,孩子就會怎樣對待別人。”如果父母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應對孩子的不良情緒,這樣的方法不僅讓孩子的心靈和肉體受傷,還會灌輸給孩子用打罵來解決問題的方式。
另外,盧春景認為,這種方式雖然有時會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并不利于良好的溝通,如果這種不良溝通一直持續,則易出現種種問題,比如早戀、社會犯罪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145296.html
相關閱讀:美國膽大心細是這樣鍛煉的
盤點流行“磨難教育”的6個歐美國家
美國女婿給孩子設定的家務計劃
海外育兒:音樂使寶寶聰明
日本媽育兒:鍛煉孩子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