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兒子在等校車時,手里拿著一杯豆漿在喝著,“校車來了”不知是那位家長提醒著喊了一句,兒子聽到趕忙把最后幾口豆漿吸完,并隨手就把豆漿杯扔在腳下,準備拔腿就跑去排隊。我看了一手拉住了他,并要求他把豆漿杯撿起丟到垃圾桶里去,可兒子看到校車快來了,不干,用力甩開我跑開了,我邊把垃圾撿起邊問兒子,不撿是不?兒子理都不理我,我氣得對他發狠說:“你馬上會看到我走人,你自己上車。”兒子聽了卻跑到我的自行車旁,用手抓住自行車方向不放,我便問他,是否知錯,兒子搖了搖頭,這時校車停在了兒子身旁,兒子上車去了,臉上流露出不服的表情,他坐下位后還朝我瞄了一眼,那眼神充滿對我的怨。
分析原因所在
在上班去的路上,我分析兒子為何這般不可理喻?我推測可能是看到別的小朋友都亂丟,他們的爸爸媽 媽都不管, 而他丟我卻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要求他重撿起來,于是不服氣,也不明白我為何這樣要求他(只管他一人),并且認為媽 媽這樣做是多事,雖然之前有教育過他愛護環不可亂丟垃圾,但在眾多人亂丟時讓他認為這樣無可厚非。
在兒子心情愉快時來引導他
晚上開完會回到家中都快八點了,今天孩子爸爸休息在家,所以兒子的作業都做完了,正在喝湯,我坐在他身邊,問兒子:“喝完這碗湯有空嗎?”
兒子回“有空,怎么了?”
我說:“沒什么,只是今天在公司看了一個小故事想跟你分享一下。”
兒子聽了迫不及待的幾口就把湯解決了,要我快把故事講一講。
于是我就開始編故事說,有一只猴媽 媽和他的猴孩子有一天外出摘了許多香蕉,一路上猴孩 子邊吃邊亂扔香蕉皮,不管猴媽 媽怎么說它都不聽,最后終于把香蕉吃完了,猴孩子摸摸圓圓的肚皮對媽 媽說,要出去找同伴們去玩,猴媽 媽答應后,小猴高興的返回剛吃香蕉的那條路去找同伴們了,結果沒走多遠,小猴哎喲一聲,重重的摔在地上。
說到這我故意停頓了一下,問兒子:“小猴怎么了?”
兒子答:“踩到香蕉皮摔跤了。”哈哈哈,兒子還在為剛那小猴摔了一跤笑個沒停。
我接著說,是的,他踩到了香蕉皮摔跤了 ,小猴子邊趴起來邊哭罵到,那個屁小孩這么可惡,亂丟垃圾,嗚嗚,摔死我了。
我問兒子,你知道是誰在亂丟垃圾嗎?
兒子說:“哎呀!是它自己了,還罵別人,真是的。”
我說:“是的,它自己亂丟了垃圾,反還罵別人,你覺得這是個好孩子嗎?”兒子含笑搖了搖頭。
我緊問道“兒子想想有沒有亂丟垃圾的習慣?”兒子笑而不語。
我說“以前有丟過就讓他過去了,以后咱們重新做個好孩子,好不好?"
兒子聽了,開心的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并且說,以后不再亂丟垃圾了。
我說是的,不再亂丟垃圾了,因為我們誰也不知道,說不定某一天因為自己亂丟的一個垃圾傷害到了別人,讓別人痛苦這多不應該呀!我們做個愛護環境的好孩子。
兒子伸出他的小手指和我拉勾約定,做個愛護環境的好公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159387.html
相關閱讀:孩子哭鬧家長學會傾聽
莫讓溺愛寵壞了孩子的心靈
學齡前兒童成長的幾個關鍵期
擁抱讓寶寶心靈更美好更健康
老人幫你帶孩子,你擔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