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都喜歡角色扮演的游戲,比如扮演爸爸媽媽、扮演老師、扮演醫生等等,因為在游戲中寶寶可以充分的想象,然后模仿現實生活,通過角色游戲,可為他們良好的社交能力打下基礎。
在角色游戲中,孩子們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模仿,再現社會中的人際交往,練習著社會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覺中就提升了人際智能。游戲中,孩子們的行為要與所扮演的角色行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從角色的角度看待問題,必須學會共同擬定和改變游戲活動的主題。為了使角色游戲成功地繼續下去,他們之間就先要協商由誰擔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性動作;游戲中常常要改變計劃,這就需要共同合作,學會從他人角度看問題,更好地解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同時,在游戲中還可學習如何堅持自己正當的權利、要求,怎樣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戲規則。
因此,角色游戲水平的高低能反映社會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及人際智能水平的高低。
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指導。比如在玩后面說到的“家里人玩紙偶”的游戲時,家長可以教孩子,他看到的圖片就代表了該圖片所展示的人,也就是說,如果棒冰的棒子上貼著男人的圖片,那它就代表了爸爸,小朋友在做游戲時就要把它看成是爸爸,而不是棒冰。
此外,在選擇角色游戲時,也要考慮到角色、情境是不是能讓孩子充分投入到里面的。選擇孩子看到過的、有所了解的角色和情境,才能使孩子能夠投入到其中的,才能激發他的情緒,對人際智能的培養才有實際性的效果。
下面推薦一個小游戲:
醫生阿姨、護士姐姐
適合年齡:2歲~4歲
準備材料:白色的衣服,玩具娃娃,如有聽診器等玩具就更好了。
玩法步驟:
1、和寶寶一起換上白色的衣服,一個做醫生,一個做護士;
2、假裝玩具娃娃生病了,醫生給它看病、護士照顧它;
3、讓孩子了解醫生和護士的職業和工作,并讓他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
注意事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隨機對寶寶講述這方面的知識,并教育他。
這個游戲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游戲,他們對這個游戲以及其它角色扮演類的游戲都是百做不厭。小班的小朋友開始時通常會單獨做這個游戲,他們喜歡戴上聽診器給玩具娃娃看病,還喜歡喂他吃藥或給他打針。等到小朋友之間相互熟悉的時候,他們就會一起來做這個游戲,并且喜歡嘗試扮演不同的角色。小班幼兒在游戲的初期表現的一大特征,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對于社會交往十分陌生。角色游戲可以讓孩子們彼此熟悉,排除同伴間的陌生感。通過這類游戲,大部分孩子愛上幼兒園了,有的還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307471.html
相關閱讀:彈跳運動 讓寶寶IQ動起來
如何提升孩子對興趣學習的熱情
跳繩益處多能讓孩子變聰明
孩子都喜歡的簡單跳躍游戲
過分灌輸知識不利大腦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