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在寶寶性格中的表現,一般為不懂得分享。自己喜歡的玩具被搶走就哭鬧不停,家長無論怎么哄都哄不好。
對于這種寶寶,不要急于下結論,可以多觀察,是不是寶寶對于某件事很喜歡時,就會自動無視外界的影響,即使是家長講大道理?如果是這種情況,就可以針對寶寶的專注找到解決方法,比如用別的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
2不合作的寶寶—找到行為背后的原因
不合作多表現為,成人說1,孩子非要做2。如果這時候家長沒有找到不合作的原因,就隨便給孩子貼上“不聽話”“任性”的標簽,只會讓寶寶的不合作愈演愈烈。
對于此類寶寶,家長可以經過聊天、觀察,看寶寶到底是因為不喜歡做這件事,還是因為太喜歡做上一件事才導致不合作,再根據結論調整解決方法。
3搶玩具的寶寶—摒棄空洞說教,教會具體技巧
寶寶之間經常會因為搶玩具起沖突,有的家長漸漸會因為寶寶搶玩具給寶寶貼上“愛欺負人”“小霸王”的標簽。當寶寶因搶玩具發生沖突的時候,家長也只是會出現類似“不許搶玩具!”“不要欺負別的小朋友”的訓斥。
正確的方法,家長應該教育寶寶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如何和別人進行有效的交往,比如告訴寶寶“你喜歡xx的玩具對不對?你想玩一下對嗎?你想玩的時候,可以和xx說‘讓我玩一下好不好?’”。對寶寶講道理,事實上要求過高,寶寶還理解不了,所以遇到問題的時候,教給寶寶具體的解決技巧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貼標簽”都是貶義詞,盲目而脫離實際的表揚,也是一種不恰當的“貼標簽”行為,會導致寶寶對表揚失去信任感,對自己也容易失去信心,甚至迷失。因此家長在進行表揚教育時,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火候,才能幫助寶寶更好地發展。
在成人世界中,貼標簽也并不是一種愉快的體驗。我們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難免對自己或身邊的人定義一個狹小的框子,有時你的確覺得很方便,客戶A小氣,同事B多舌,因此你可以對其區別對待。但其實,你等于將對方限定在一個個小框里面,抹殺了了解對方、人際交往的種種可能性。換位思考,如果自己的潛能還沒有被充分發現的時候,被并沒有了解你的人貼上了標簽,定義為某一個你不認可的、不準確的形象,是否也會感覺不滿、委屈、沮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492255.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孩子哭鬧家長學會傾聽
莫讓溺愛寵壞了孩子的心靈
擁抱讓寶寶心靈更美好更健康
學齡前兒童成長的幾個關鍵期
老人幫你帶孩子,你擔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