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己和后代的幸福選擇結婚對象也是很重要的是事。我們一定要選擇身休健康、內秀、善良的女人做妻子?•威特認為,只要對方沒有家庭病癥和眾所側口的缺陷,大可不必為了某種目的去選擇配偶。
父母在孩子一生中的影晌是不言而喻的,這一觀點已為大多數人所認可。縱觀孩子的一生.父母毋承擔的角色可以形象地比喻為老師與摯友,除此而外還有什么更貼切的嗎?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配偶的選擇對于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所以.是否可以這樣說.子女的教育始于結婚對象的選擇呢?答案是肯定的。
卡爾•威特的妻子不是那種非常漂亮的女人,但他們非常相愛。老威特之所以選她,是因為她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勤勞,知書達理.并且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理解和支持老威特。雖然他是一個清貧的牧師.沒有豐裕的物質生活.但從來沒有聽到過妻子任何的抱怨.他們總是能夠如此的互相安慰、體諒。而在對于兒子的培養上,卡爾•威特曾遭到無數困難,這些困難其實從兒子誕生起就已經存在了?墒牵罱K他成功地逾越了這些困難,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歸功于他的妻子。
好的伴侶不但可以相濡以沫,對孩了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想象一下,如果夫妻兩人經常吵架對于孩子會有什么樣的形響呢?
在2005年召開的“上海國際兒科論壇“上,專家呼吁:家長要為子女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應該從身心兩方面考慮.不要忽視心理健康。
當年對上海市1000名初中和高中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中,子女的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1.68%,主要包括焦慮、抑郁、恍惚等.個別的甚至患上梢神分裂癥、狂賺仲郁癥等嚴重心理疾病。而離婚家庭中,子女的心理問題槍出率為28.33%.父毋和睦家庭中.子女的心理問題檢出率僅為11.24%。
復且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兒童保鍵康復中心主任徐秀介紹說.調查中還發現.經常面對家庭“戰火“的未成年人.容易陷入人際交往的障礙,焦慮、多疑、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尤其容易對將來婚姻產生恐懼感。徐秀認為,與離婚相比,子女對父母吵架的心理體驗更為明顯,受到的直接傷害更大。個別初中生還告訴調查者,看見父母不斷地吵架.再聯想到班級同學們的幸福家庭,甚至多次產生了厭世的念頭。為此專家提出.夫妻間如有矛后需要解決,應考慮子女的心理感受,盡量控制情緒,不要隨意發泄。
一且選擇錯了結婚對象,嬌姻生活很容易就會出現不穩定的狀況,共至導致離異。
在父母離嬌事情上,子女是最大的受害者。有研究顯示,10位孩子中平均有4位會在父母離婚后10年內出現憂慮、學業低落、憤怒及自我形象低落等問題。具體來說,在情緒方面孩子會失去安全感,感情上覺得不安,被拒絕、寂寞、傷感及混亂。亦會因父毋不在一起而感到羞恥、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事才導致父毋離婚,而形成自疚感及質疑自己的價值。這些情緒可能短期影響孩子的睡眠習慣,或未能專注學習。而在行為方面父毋離異的子女,會有無能為力的感覺,可能導致一些孩子傾向有攻擊性的行為.例如打架.以表現自己的能力;或借此吸引別人的注意。此外,有些孩子會變得沉默,不聽話、學習時不集中.成績下降,難以融人群休等。
所以,結婚對象的選擇對于孩子的將來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來源于父母的良好關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560570.html
相關閱讀:老人幫你帶孩子,你擔心什么
學齡前兒童成長的幾個關鍵期
孩子哭鬧家長學會傾聽
莫讓溺愛寵壞了孩子的心靈
擁抱讓寶寶心靈更美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