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80后的“小皇帝”從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孩童時期,已經為人父母,優越的生活條件讓現在的孩子更是要什么有什么,小學生上了學識了數,對錢逐漸有了認識——錢不單單是個數字,還可以有很多用處,自己不掙錢怎么辦,但可以向爸媽索要零花錢。然而,家長也開始糾結:該不該給孩子零花錢,給孩子多少零花錢,怎么個給法,如何監督孩子用零花錢?為此,記者采訪了眾多家長、老師及理財專家,希望他們的經驗及建議能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專家支招
有很多家長不反對給孩子零花錢,可是卻從來不過問孩子零花錢的用處,使許多孩子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壞習慣,等到發現時卻后悔莫及。到底該如何給孩子零用錢呢?家長們在這上邊犯難了,給的太容易會讓他們缺少對錢的珍惜,給的太多又容易讓孩子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對此,中國農業銀行煙臺分行的理財經理李亮令建議說:“怎么花零用錢是孩子人生理財的第一堂課,適當的零花錢可以幫助孩子正確理解錢的意義,培養正確的經濟觀念,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訓練孩子存錢用錢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而正確的金錢觀念能使人把握好人生坐標;優良的理財能力可能成為生存能力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家長給孩子零花錢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
家長支招:
1.將“金錢獎懲制”引入孩子生活
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的家長紀清濤表示:“我把一部分零花錢通過獎勵的形式發給孩子,孩子的成績不作為獎勵和懲罰的標準,學習是個人責任,所以不應得到任何報酬。一般做家務和好人好事會給一定的獎勵,讓孩子認識到錢是需要勞動獲得的,懲罰的幾率很小,金額都在5角到2元之間,能讓孩子有個”對錯“的認識。”
幫助孩子制定零花錢使用計劃呂冬梅的女兒剛上三年級,她表示給孩子零花錢是十分必要的,但不需要太多:“每周只給女兒10元的零花錢,幫她制定消費計劃,鼓勵孩子記小賬本,通過花零花錢,孩子可以對交易形成基本的認識;孩子可以學會自己拿主意,因為零花錢有限的,而她想要的東西肯定會有很多,孩子從取舍中學會思考,變得有主見。”
2.監督孩子零花錢用在何處
家住萊山鳳凰小區的唐小雁女士告訴記者:“我兒子剛上四年級,平常我讓他把零花錢的使用情況記在賬本上,一方面方便我去監督他零花錢使用方向,隨時告訴他哪些能買哪些不該買;另一方面又能讓孩子對自己零用錢的使用形成計劃性和目的性,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老師建議:
1.讓孩子認識到錢的來之不易
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講或帶孩子看看自己勞動的情形,讓孩子知道家長勞動的辛苦,掙錢的不易,同時讓他們懂得,只有勞動才有收獲,教育他們愛惜父母的勞動,節約用錢。也可以在零用錢的發放上做文章,規定零用錢要按孩子每個月所做家務勞動的多少給予,讓孩子通過勞動獲得零用錢。這樣既讓孩子認識到錢的來之不易,又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2.制定完善的零花錢給予計劃與方案
把按勞和按需給予相結合,把各種家務勞動明碼標價,在制定家務勞動獲得零花錢方案的同時也要考慮孩子的緊急需求,可以讓孩子以“預支工資”的形式提前購得急需物品,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3.根據各方面條件給予孩子適量的零用錢
家長可以根據自身家庭條件及孩子年齡和其周圍環境來確定給孩子多少零用錢,要在孩子學前、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幾個階段分別根據孩子周邊環境,周圍孩子零用錢多少來確定自家孩子零用錢
4.讓孩子養成儲蓄的好習慣
在孩子五六歲時給孩子買個動物形狀的儲蓄罐,當有硬幣或零錢時就讓孩子放入儲蓄罐中儲存,逐漸培養孩子儲蓄的興趣,等孩子上學后可以給孩子在銀行建立一個儲蓄賬戶,把零用錢存入孩子的賬戶并告訴他花不掉的零花錢要存好,讓小錢變大錢,最后買一件理想的物品或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這還能讓孩子逐漸了解利率、零存整取等關于銀行的金融知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990344.html
相關閱讀:擁抱讓寶寶心靈更美好更健康
孩子哭鬧家長學會傾聽
老人幫你帶孩子,你擔心什么
莫讓溺愛寵壞了孩子的心靈
學齡前兒童成長的幾個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