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下列問題: 。1)熱管里面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和 。 。2)當熱管“制冷”時,上方一端的溫度 下方一端的溫度此時,熱管把從高溫處吸收的 “搬到”低溫處放出.當上方的溫度和下方的溫度相同時,熱管 (橫線內選填以下其中一個數字序號:①停止“制冷”②開始“制冷”③熱量④溫度⑤高于⑥低于) 分析:本題的第一個問題,其實答案已經隱含在題目中了:“里面的液體會吸熱而汽化,蒸氣跑到溫度低的上方一端時放熱而液化后的液體通過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徑)叉回到受熱的下方一端”。只要考生能認真讀題,就可以馬上得出答案。 五、陌生情境 例5.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PTC是一種新型的半導體陶瓷材料,它以鈦酸鋇為主,滲入多種物質后加工而成,目前家用的陶瓷暖風器、陶瓷電熱水壺等就是用這種材料做成的。 PTC有一個根據需要設定的溫度,低于這個溫度時,其電阻值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高于這個溫度時,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我們把這個設定的溫度叫“居里點溫度”。用PTC材料制成的電熱器有發熱、控溫雙重功能,應用十分廣泛。
。1)家用固體電熱滅蚊器使用了PTC陶瓷電熱元件,如圖為其電阻隨溫度的變化圖象,由圖可知,該PTC材料的居里點溫度為______________℃。 。2)家用固體電熱滅蚊器工作時的溫度基本固定在165℃左右,若它的溫度高于165℃時,電阻______________,功率______________,使其溫度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變化情況);反之,也能自動調節。因此用PTC材料制成的電熱器具有自動調節的功能。 。3)利用PTC電阻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可以實現對過熱蒸汽的溫度(大于100℃)的測量,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電路,用電路圖和簡單的文字扼要敘述測溫原理。 分析:本題屬于典型的材料閱讀信息處理題,它的基本形式是:給出一個陌生的物理情景,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閱讀,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分析和解決問題。這類問題的思維量比較大,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知識,更要求學生掌握探究問題的要領,就本題而言,學生只要理解文中“PTC有一個根據需要設定的溫度,低于這個溫度時,其電阻值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高于這個溫度時,其電阻值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我們把這個設定的溫度叫‘居里點溫度’!眳⒄請D很容易答出(1);第(2)問知道“居里點溫度”,根據“低于這個溫度時,其電阻值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高于這個溫度時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可以判斷出電阻增大,又因為,U不變,R增大,可得P減小,它在相同時間內做功少,溫度降低。第(3)問主要是考查學生對PTC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從而使電路中的電流減小的實際利用,只需使PTC電阻與電流表串聯并將PTC電阻置于過熱蒸汽中,就能用電流表間接表示出溫度值。 六、設置“圈套” 例6.質量為7.9kg的正方體鐵塊放置在面積為0.5m2的水平面桌面上,它對水平桌面產生的壓強是________。(ρ鐵=7.9×103kg/m3) 分析:本題設置了一個圈套:部分考生會把受力面積定為S=0.5m2,而忽略了鐵塊的面積,所以導致算出錯誤答案:P=mg/s=(7.9kg×10N/kg)/0.5m2=158Pa。 正確答案:鐵塊體積為:V鐵=m/ρ=7.9kg/7.9×103kg/m3=0.001m3,所以鐵塊邊長l為0.1m,底面積S=l×l=0.1m×0.1m=0.01m2由于桌子的面積大于鐵塊的底面積,受力面積取其中小的面積,所以接觸面積為鐵塊的底面積。則P=mg/s=(7.9kg×10N/kg)/0.01m2=7900Pa。 七、定勢“誘導” 例7.一同學測量一物體長度4次,測得數據為:18.39cm,18.40cm,18.41cm,18.52cm,他測量的結果是______cm。 分析: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減小誤差的最主要方法,而這個方法有例外或不適用的情況,因而命題人往往在這方面做文章。本題可能出現的錯誤有:1、18.45cm,在計算前沒有將錯誤數據18.52cm刪除;2、18.4cm,去除了錯誤后計算的結果沒有保留與原數據一樣的精確度。正確答案:18.40cm。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hongkao/300982.html
相關閱讀:中考數學填空題解題注意事項須知
北京中考數學真題解析:多思考 重視應用
中考備考策略:優等生的中考復習方法
新高一物理學習方法:中考后的暑假如何學習高一物理
中考英語情景交際答題方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