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幾乎是長輩們念叨最多的人生經驗。久而久之,“防”幾乎變成了很多人的習慣,被動地在事情發生之前鞏固堡壘,像未雨綢繆中的那只鳥雀,忙著在傾盆大雨前鞏固巢穴。
這確實是好習慣,至少可以讓我們避免遭受許多挫折。但如果迎接那只鳥的并非普通的雨,而是伴著狂風的暴雨,我想無論鳥的小巢修筑得如何穩固,狂風暴雨過后照樣會蕩然無存。同樣,如果面對人生中大的困難,一味防守,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局面。
防患于未然,不如除患于未然。
一些競技比賽中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這在實際生活中同樣適用。就像那架立在公司角落的梯子,被貼上“注意安全”的標語,幾年下來也沒出過事,但是萬一出事呢?有誰能百分之百確定將來這個梯子不會突然倒下砸到人,造成不可補救的后果?未來是未知的,我們無法掌控,但我們可以將已知的隱患除去,讓所謂的“萬一”沒有發生的可能——不用時把梯子橫放。
就說前不久在日本福島發生的核泄露事故吧。日本是核電大國,其核電站的安全系數一直被國際所稱道。早在1973年,當地居民因核電站而將政府告上法庭。被告派專家進行解釋,竭力證明核電是完全安全的,發生大問題的概率不到萬分之一;就算有突發情況,他們也有一整套防范措施?墒且馔膺是發生了,那個“萬一”也不期而至,結果造成的損害,是全球性的,且難以估算。
我想,如果核電站的建造者們在一開始就能“除患于未然”,而非“防患于未然”,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事實上在核電站建造伊始,隱患的種子便已埋下,只是大多數人都過于依賴它的“防范措施”,相信它絕對安全;沒有將隱患除去,任其發展,才是造成這一災難的罪魁禍首。
18歲,位于青春歲月的尾巴,免不了要回想一些記憶深刻的往事,免不了要追悔些什么,感嘆要是當初再努力一些,再堅強一些,再專注一些……眼光看得更遠一些,牙齒咬得更緊一些,事情做得更細致一些……可惜流年,追悔莫及。
回憶過往歲月,高一作文,我們會因一些錯過感嘆唏噓;展望未來,若是能學會除患于未然,雖不能完全規避風險,但日后的路終究會走得平穩些。在下一個人生節點,28歲,或是38歲時,再回首,那些追悔的感嘆,想必也會少很多。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0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