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被淡忘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

關鍵詞: 名人故事 來源: 作文大全網
,

曾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

  臺灣的每個地方幾乎都有中山路與中正路,分別是以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孫中山和主政中華民國最長時間的蔣中正(字介石)命名,細心的人還可以發現有不少路叫做“林森路”,甚至還有林森小學。林森,這位曾經的中華民國政府主席,已經被歷史淡忘了,大陸人對他更加陌生。上海市1945年11月至1950年5月間也有一條路叫林森路,現在已經叫做淮海路了。福建省閩侯縣在1944年后一度改名為林森縣,1950年4月復名閩侯縣。

  林森,字子超,號長仁,1868年(清同治七年正月十八日)出生于福建省閩侯縣祥謙鎮。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2年1月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任臨時參議院議長。1913年4月出席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屆國會,被選為參議院議長。

  蔣介石于1931年軟禁了國民黨元老、立法院院長胡漢民,并在南京召開國民會議,引起其它實力派的不滿。林森雖然在3月份被國民黨中央常委會選為立法院院長,但是4月國民黨中央四名監委通電彈劾蔣介石,林森也參與其中。

  蔣介石迫于各方壓力,于1931年12月宣布下野,林森被推為國民政府代理主席。國民黨召開四屆一中全會,選舉林森為國民政府主席,并確定主席為國家元首,不負實際政治責任。林森于次年元旦就職。

  林森的職權很明確,就是禮儀式的,并無實權。當時南京有家報紙公開出聯征對,上聯為:“林子超,主席國府,連任國府主席,林子超然! 子超是林森的字。數天后有人續出下聯:“易君左,閑話揚州,引起揚州閑話,易君左矣!币拙,湖南漢壽人,民國作家,與郭沫若、郁達夫齊名。他寫有《揚州閑話》一書,此文行文尖刻,佻薄揚州人,招來罵名。

  張學良與楊虎城1936年12月囚禁蔣介石(西安事變)時,林森明確表示“討伐令不可下”,力主和平解決,且認為張學良部隊是愛國的。西安事變后,蔣介石獲釋,張學良被軟禁。林森曾于1937年1月4日、2月18日,以主席的名義連下赦免令和復權令,要求赦免張學良,并且讓他復職。但是大權是在蔣介石手中,林森的主席令并不能“政令通行”。

  林森在政治上沒有大作為,也不容他有大作為,但在小事卻寄托著自己的一些看法。林森一度住在南京浮橋如意里二號一幢中式雙層小樓。有一天,林森收到一封寄給“下浮橋二號”的信,收信人也叫林森。因為“下”字寫得比較小,郵遞員沒注意,便投遞到了林森這里。林森約請同名者見面,商量其中一個人改掉名字,以免郵遞員再次誤投。結果是“下浮橋二號”的林森改名,政府主席林森給他重新起了名字,因為當時東北三省淪陷于東洋人(日本人)手中,國難當頭,應反對東洋人的侵略,于是給他取名叫做林禁東。

  對日戰爭逐漸升級后,林森于1941年12月9日以國家主席的名義向德國、日本和意大利三國宣戰。

  林森1943年5月因車禍頭部受傷,造成腦溢血癥,8月1日逝世,名言警句。國民政府為林森舉行隆重國葬,并改閩侯縣為林森縣。中共中央也發來唁電稱:“林公領導抗戰,功在國家!

  林森曾游覽福建連江的青芝山,并對當地景色很著迷,自號青芝老人,生前就在青芝山建有骨塔,期望死后葬在青芝山旁。該骨塔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破壞,直到1979年才得以修復。

  林森對政治很“超然”,喜歡古玩,但卻舍不得花許多錢去買,他一般出的價位都很低,所謂的藏品中有不少還是贗品。他死后,這些不值錢的上千件藏品被拿到一家古玩店拍賣,不到三天,所有藏品即被搶購一空,而所得之款捐獻給了福建閩侯中學作獎學金之用。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18317.html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