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三國王匡簡介

關鍵詞: 名人故事 來源: 作文大全網

三國王匡個人資料

本名:王匡

別名:字公節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東漢

所處時代:三國時期

出生地:兗州泰山

出生日期:不詳  逝世時間:約公元92年

職業:河內太守

成就:起兵討伐董卓

三國王匡簡介

王匡(不詳?公元92年),字公節,兗州泰山郡人(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北方),東漢末年的地方軍閥。官至河內郡太守。起初,在大將軍何進底下,擔任大將軍府掾。何進去世后,受拜為河內郡太守。董卓執政時,與各地群雄,同時起兵來討伐董卓。最后,因妹夫胡母班的親屬和曹操的聯手攻擊,而離世。


三國王匡與部下殺敵

三國王匡生平簡介

王匡年輕時與當時清流派名士蔡邕的交情要好。本身不吝嗇財物,熱衷地將金錢大量的施舍他人。因為這些事跡而使他聞名天下。

中平年間,王匡被大將軍何進任用,擔任大將軍府掾。當時何進有意誅滅宦官,在強迫其妹何太后支持他后,于中平六年(89年)征召許多名豪杰一同招兵買馬,做好殲滅宦官的準備。因此,屬于何進部屬的王匡為了執行他的命令,返回家鄉兗州泰山郡征兵。他成功征招五百名強健的弓箭手,并且運往位于西邊的京師洛陽,準備在起事時使用。然而,在同年八月戊辰日(9月22日),以張讓為首等多名宦官搶先殺害何進,使得整體計劃化成泡影。王匡知道消息后有意躲避家鄉。不久,袁紹再度聯合大家討伐宦官,使得王匡決定與袁紹等人聯手。最后,以袁紹、王匡為首的人馬率軍進入承明堂,順利地除掉中常侍高望等二名宦官,以及其他宦官。政變發生后,王匡返回故鄉觀察時事,不久受朝廷的征召,成為河內郡太守。

初平元年(90年)正月,由于董卓專政,控制漢帝,時任河內太守的王匡與各地的群雄(大多是關東地區)以討伐董卓為名義起兵。王匡與袁紹在河內郡駐扎軍隊,接著群雄互相結為聯盟,共同推舉袁紹為盟主。后來,王匡派從事韓浩率領兵馬,于孟津(離當今河南省孟縣西南方三十五里一帶,小學作文,隸屬于河內郡河陽縣)駐守,并且派遣“泰山兵”到河陽津駐守。不過,由于董卓虛張聲勢,使王匡軍誤認敵方會從平陰縣(為今河南省孟津縣東方,隸屬于司隸河南尹)渡河,而死守河岸。使得董卓得以用精銳部隊經小平津渡河到其后方襲擊,最后王匡軍幾乎全滅。王匡在得知自己的軍隊被全滅后,返鄉招募兵馬。沒多久,獲得數千名強悍又勇猛的兵卒。東山再起的王匡轉而與張邈商討雙方的盟約。

在討伐董卓期間,為了穩固基地河內郡,王匡派幾名讀書人到郡縣中暗中觀察官民的行為。只要發現有人犯罪,就抓來押入牢房,嚴刑拷問他們。這些嫌犯必須拿出錢財或物資才可以抵罪,否則就要與其宗族一同處刑。王匡想要借由這個手段提升個人威嚴。在實行的過程中,王匡由一名讀書人的報告得知常林的叔父毆打賓客。他的心情感到不悅,決定派人收押。事后,王匡收到一封由胡母彪寫的書信。在信中才知道這樣的策略已使百姓們批評不斷。最后他饒恕常林的叔父,并且免除其罪名。

同年,董卓派遣大鴻臚韓融、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等數名朝廷重臣,攜帶詔書到河內郡,游說駐守在當地的袁紹。然而,袁紹不接受他們的游說,于是派遣王匡收押他們進入牢獄,并為了在眾軍面前,做處刑的準備。受押解的官員中,胡母班為王匡的妹夫,故在獄中寄書給王匡,并在書信中批判王匡,同時請托王匡在自己死后,要多多照料被遺留下的二位兒子。王匡讀完胡母班的書信后,抱起胡母班的二位兒子而開始哭泣。此后,胡母班與吳循、王瑰等人,同時被斬首。王匡雖是奉命行事,但還是讓胡母班的親屬感到不滿,于是找曹操達成聯手合作的協議,最終使王匡因他們的攻擊而去世。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26509.html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