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趙云簡介

關鍵詞: 名人故事 來源: 作文大全網

趙云個人資料

中文名:趙云

別名:趙子龍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蜀漢

所處時代:三國時期

出生地: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

出生日期:不詳   逝世日期:公元229年

職業:將領

職位:征南將軍、鎮東將軍、鎮軍將軍、常勝將軍、順平侯、永昌亭侯

成就:兩扶幼主、掃蕩西川、漢水之戰

趙云簡介

趙云(不詳?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今河北省正定)。三國時期蜀國大將。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五虎上將之一。

漢末軍閥混戰,趙云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后,趙云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云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趙云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后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云還先后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除此,趙云于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于關羽張飛被害之后勸諫劉備不要伐吳。公元229年,趙云于成都去世。趙云死后,劉禪又下令追謚趙云,姜維以“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追謚趙云為順平侯。

趙云生平簡介

初平二年(9年),時黃巾起義,本郡人推舉他率領義從吏兵往投公孫瓚。時袁紹自稱冀州牧,吏民皆往從之,公孫瓚深以為憂。見趙云來附,很高興,對他說:“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迷而能反乎?”趙云不客氣地回答:“天下??,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公孫瓚無話可說。從此,趙云便隨公孫瓚征戰。

此時劉備也正依托公孫瓚,見趙云此言,大為驚奇,便與他深相結納。公孫瓚派劉備幫助田楷抵拒袁紹,趙云隨同前去,為劉備執掌騎兵。趙云的兄長去世,趙云辭公孫瓚還鄉。劉備料他此去不返,因與握手言別,殷勤叮嚀。趙云對劉備說:“終不背德也”

后劉備投奔袁紹,趙云前去找他,兩人在鄴城見面。劉備與趙云同床眠臥,秘令趙云招募兵土。趙云不負所托,招得數百人,讓他們都說是左將軍劉備部下,袁紹始終被蒙在鼓里。劉備投奔荊州劉表,趙云亦追隨。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被曹操追趕,在當陽長陂(今湖北東陽東部)血戰,劉備大敗,棄妻小南逃,不見了趙云,人言:“趙云已北走”,劉備用手指著那人喝道:“子龍不棄我走也”。不久,趙云果然回來。原來,他在亂軍之中手抱弱子(后主劉禪),保護甘夫人(后主之母),使二人得脫于難。劉備無限感激,眾人則無限感愧。此役后,趙云升任牙門將軍。

赤壁之戰后,趙云跟隨劉備平定江南,立有戰功,被任命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取代原太守趙范。趙范有一寡嫂樊氏,有國色,趙范想寵絡趙云,欲把其嫁于趙云,被趙云拒絕,并說:“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時有人相勸趙云娶之,趙云說:“范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后趙范果然叛逃,并沒有影響到劉備對趙云的信任。

趙云不僅處事謹慎,而且嚴于律己。當初在博望作戰時,趙云擒獲了曹操的部將夏侯蘭。夏侯蘭與他是同鄉,少小相知。趙云了解他明于法律,就向劉備舉蘇他做軍正?墒,等到夏侯蘭得到任用,他為免結黨營私之嫌,反不再與夏侯蘭親近了。

建安十六年(2年),劉備率龐統入益州(今四川),趙云留在荊州,領留營司馬。時劉備夫人孫氏為孫權之妹,驕縱自大,常率領吳兵官吏縱橫不法。劉備認為趙云有威信,定能夠整齊內部紀律,所以特別命他執掌宮內事務。

孫權聞劉備西征,就派船隊到荊州去迎自己的妹妹,而孫夫人也想帶著劉備的兒子劉禪(小字阿斗)回東吳。趙云聽到消息,便與張飛勒兵截江,奪回了阿斗。這就是歷來為人稱道的趙云截江奪阿斗的故事。

劉備從葭萌回攻劉璋,時龐統已死,劉備便召諸葛亮入川。諸葛亮率領趙云和張飛等人逆江西上,一路平定郡縣。到達江州(今四川江北),諸葛亮命趙云從岷江而上江陽,與諸葛亮會師于成都。益州平定,趙云被任命為翊軍將軍。

益州既定,劉備欲以成都的屋舍及城外的園地桑田分賜諸將,趙云反對道:“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后可役調,得其歡心,不宜奪之以私所愛也!。劉備當即同意。

建安二十四年(29年),魏將夏侯淵在定軍山(今陜西勉縣南)為黃忠所斬,曹軍大敗,退守陽平關東。由于漢中(治南鄭,今陜西漢中)系益州門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三月,曹操發兵20萬經斜谷(今陜西眉縣西南)來爭奪漢中。沿途派兵占據險要之地,欲尋劉備主力決戰。劉備采取據險避戰的辦法,始終不與曹操主力爭鋒。曹軍把糧米運到北山之下,堆積如山。

黃忠認為敵糧可取,引兵前去,但過了約定時間,尚未回營。趙云率數十騎兵巡邏,與曹魏大軍猝然相遇。趙云突遇大軍,絲毫不亂,挺搶驟馬殺入重圍,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曹兵心驚膽戰,不敢逼迫,趙云且戰且走。曹兵始遭趙云猛然沖擊,陣勢散亂,旋即便圍攏起來。趙云奮力,殺出重圍,已靠近自己營寨。見部將張著在敵陣受了傷,又重新殺入重圍,救助張著,潰圍而出。

趙云從容退至營中,曹軍在后緊緊追趕。趙云命偃旗息鼓,大開營門,曹兵疑有埋伏而引退。云命鼓手擂鼓,其聲震天。又命以勁弩射魏兵后衛。魏兵驚駭,自相踐踏,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第二天,劉備特意來到趙云昨日作戰之處,指點評說,欣然贊譽“子龍一身都為膽”。于是,犒賞三軍,歡宴至晚,高中作文。軍中將士愈發佩服趙云,稱其為虎威將軍。

同年十一月,吳主孫權遣大都督呂蒙奇襲江陵,殲蜀前將軍關羽。劉備大怒,欲征討東吳。趙云相勸道:“國賊,曹操,非孫權也。若先滅魏,則權自服。今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兇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

劉備不聽,率軍東征,留趙云督江州。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為陸遜所敗,趙云率軍接應,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建興元年(223年),趙云任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旋即升任鎮東將軍。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軍漢中。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兵北伐,揚言經過斜谷,曹真調大軍在斜谷抵擋。諸葛亮命趙云、鄧芝前去迎戰,而自己則率兵進攻祁山。趙云、鄧芝兵力太小,敵軍勢大,因而在箕谷失利。由于他們聚眾固守,才沒有大敗,趙云率軍回國,被貶為鎮軍將軍。

諸葛亮問鄧芝:“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鄧芝答:“趙云身自斷后,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壁w云有軍資余絹,諸葛亮讓他分賜將士。趙云說:“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庫,須十月為冬賜”。諸葛亮對此大為贊賞。趙云謀身謀國,公忠審慎,可見一班。

建興七年(229年),趙云于成都去世。后主下詔說:“云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沖,涉涂艱難,賴恃忠順,濟于危險。夫謚所以敘元勛也,外議云宜謚”趙云死后,其子趙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趙廣,為牙門將,隨姜維沓中,戰死。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29457.html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