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理:常理?哲理
哲理、常理本應各得其所
哲學家、數學家坐船渡河,數學家問正在用力劃槳的船夫:“你懂數學嗎?”
船夫搖搖頭,數學家不無遺憾地說:“那你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
過了一會兒,哲學家問:“那么你懂哲學嗎?”
“不懂。”船夫還是搖搖頭。
哲學家感慨地說:“那你只剩下一半兒的生命。”
這時,一陣狂風吹來,打翻了小船。哲學家、數學家和船夫都落到水里,精通水性的船夫問哲學家和數學家:“你們會游泳嗎?”
兩人大叫:“不,我不會!”
船夫深深嘆息道:“那么你們將失去全部的生命!”
這個故事耐人尋味,每次閱讀,都有不同于上一次的感受。這次是想借來說“常理”與“哲理”。哲學家和數學家,對船夫講的大概是“哲理”,因為對他們來說,不懂哲學或不懂數學,哲學家或數學家的生命意義確實難以談得出來。而船夫,對哲學家和數學家,講的是“常理”或“常識”。風大浪高,小船傾覆,如果不會游泳,生命不保,更何談生命意義呢?若說這個故事是諷刺兩位“家”,其中諷刺的就有他們不知場合地亂彈“哲理”。因為哲理和常理,都是理,卻有著各自不同的適用環境和對象。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3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