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1000字作文_高三作文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關鍵詞: 高三作文 來源: 作文大全網

物質社會,人難免略顯浮躁。我們習慣用利益、金錢來衡量一個事物的存在價值,有價值的稱之為“有用”,沒有價值或者價值較少的我們就稱之為&ldquo,高考作文;無用”,無用之事少做或不做,有用之事則爭搶著去做。即使是,也帶著一副有色眼鏡。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泛濫,而尚能清心寡欲、自得其樂地讀讀書的人,越來越少了。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話本沒有錯,因為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是獲取知識、智慧的沃土。但是,在現實中,我們卻把讀書異化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你看,讀書在現實中的作用說的如此直白、通俗。為什么讀書?因為那里有黃金、美人,代表的是權利、財富、享受,這一切都指向名利。原來讀書是如此有用。因此,古有“學而優則仕”,今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由此,萬千學子正襟危坐、挑燈苦讀,“之乎者也”口中念念有詞,物理、數學演算嫻熟,心卻著那名利場里的功成名就。讀書成了赤裸裸的利益交換。有用成了讀書的最高、衡量指標。但讀書豈能用“有用”、“無用”來評價?

老子曾說過:“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是充滿智慧的,他一語中的,用常人熟知的車輪、器物、房子,讓我們明白那些無形的,看似無用的虛空,其實方為大用,事物的真正價值恰恰是那些我們看不見的無形之物。讀書也如此,讀書確實可以獲取一些實際的利益,例如學位、文憑、職位、財富,這些是讀書可以看得見的有用之處,但是,如果讀書只關注這些有用的獲取,而忽略,甚至無視其中的思想、哲學、樂趣,則是迷茫、、可悲的,最終只會成為書籍的奴隸,像一個陀螺,被名利的纖繩牽引著,控制著,最終找不到方向,失去自我。所以,擺脫名利的束縛,找回屬于自己的那一方自由天地,遨游書海,放飛,獲取知識,涵養精神。

當你掙脫了諸如名利這些有用之物的束縛之后,你必定能夠體會到讀書的真正樂趣。被稱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的國學泰斗陳寅恪先生早年留學歐美,留學多年沒拿半個學位,不為文憑而讀書,不為功名而讀書,而醉心于鐘情的哲學、佛學。若按實用主義的觀點看,他讀得都是無用的書,因為一不能獲取文憑,二不能求利,三不能生財,但正是因為不為眼前的實用而讀書,反而讀得自在、瀟灑,在他眼里,只看到那浩瀚的學海里的智慧之浪花,思想之輕舟,當其他人在名利場里追逐的時候,他早已“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真正領悟到讀書的妙處,終成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傅斯年也是如此,歐洲七年留學,回國時只留下幾本筆記,只為學術不為沽名釣譽,治學涉及面極廣,學術修養極高。

反觀現在那些為裝點門面而讀書,為名利而讀書的所謂知識分子,是該汗顏了。所以,只有摒棄那種純粹為有用而讀書的錯誤觀念,才能真正做到“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的暢快與愜意,才能真正體會到讀書的樂趣,發現讀書的價值。

讀書,不為求名,不為求財,只為求知、明理,只為豐富內心、傳承文化。正如羅素所說:要多讀點“無用的書”,那些看似無用的書,里面有思想,有哲學與樂趣。須知,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2445.html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