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狼圖騰》讀后感[3000]
若不是陳澤濤主席掠奪性的從我手中搶回他的書,我估計是能在短短6個小時內把這本書看完的。以前從來沒有聽過這本書,拿到手,看了個開頭,就完全被深深吸引住了。此書我只看了79頁,不知道后面講得是什么,姑且就我已經看過的部分來談談我的感想吧。
狼圖騰,我一直不明白這個詞是什么意思。GOOGLE了一下,發現“圖騰”是神的意思,那這個詞也就以為著狼神,更確切的說,是蒙古人民把狼當做他們的神來祭拜。雖然他們也殺狼,有時也恨狼,但狼的那種品性卻是他們所祭拜的,代代相傳,亙古不變。
每一個看過格林童話的小孩都會害怕和討厭故事里的狼,仿佛那是邪惡的化身。狼,在中國古典文學著作中一向是邪惡狡詐的代表。它兇惡、殘暴,是黑暗,死亡的化身。那是因為在童話中狼都扮演著壞人的角色。在這里我并不是為狼平反,而是希望大家能正確地對待狼。
我也是看著童話長大,因此狼的壞形象也已經根深蒂固地長在我的腦海里。然而,當我看完《狼圖騰》后我真的為人類感到悲哀,為那些自以為是的人感到悲哀,并深深地被狼的智慧所折服。
一部書,通過連貫的敘事,寫實的筆法,帶我們如臨其境,感受草原民族的靈魂和狼的世界。他不但改變了我們一直以來對狼這種動物的看法。同時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讓我們看到在我們身上一直缺乏的某種精神。而這種精神,長久以來凝結在草原人民的血液中,化成一種意志,一種信仰,一種狼圖騰。
很少看見過真實活著的狼,大多親眼看到的狼都是在動物園里?此麄兡菓醒笱蟮臉幼佑X得很是喪氣。狼是有血性的動物,雖然沒有狐貍那么狡猾,沒有獵豹那么敏捷,沒有獅子老虎那么強壯威武,但一旦聚集起來,也能干出一番大事。額侖草原上的狼就是這樣,狼聚集成群,由狼王率領指揮,行動起來活像一支部隊。書中提到成杰思汗,他為什么能打敗這么多的強國,原因就在于他從狼那里學到了太多太多的戰略思想。
狼的品性有很多,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狼的忍耐力。一只狼為了吃一只羊,居然能在草叢中一動不動的趴上十個小時,這實在令人驚奇。在狼集體出動大規模的捕獲獵物的時候,狼王能耐的住,一直等到最佳時機才出擊,哪怕天寒地凍,又饑又渴。這種超強的忍耐力是狼存活的保障,只有等待,靜靜的等待,找準最佳時機,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除此之外,狼的紀律性也極強,一群狼不亞于一只紀律嚴明的部隊。在狼王的率領下,分工明確。但與人不同,狼群沒有憐憫心理,遇到重傷員立刻就地處理,于是,狼群省去了很多照顧傷員的工作,部隊的戰斗力不會有一點削弱。除此之外,狼和人差不多,人好多東西還是從狼那學來的,尤其是那種報復心理。
人其實可以從狼身上學到很多東西,那種狼一樣的品性中有太多的含義。許多人往往耐不住性子,堅持不到最后,任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學習過程中也是一樣,從小學到大學,這么多年的學習,就是為了自己的未來。但有多少人能一直堅持學到最后,大學里的時光就這樣被肆無忌憚的浪費,畢業時往往發覺自己什么都沒學到,到頭來自己多年的努力在大學四年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忍一時可以,但忍一年,兩年,甚至十年就難了。誰不想玩呢?誰不想在大學痛痛快快的生活呢?但混到一個畢業證有什么用呢?
靜下心來才發現,如果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做,堅持四年,那真的將會是另外一種結局。我們和狼不一樣,狼的獵物就在眼前活生生的動著,而我們的獵物卻很抽象,甚至有些很虛無縹緲,我們的未來。未來,這個詞離我們看似很遙遠,但常常就近在我們眼前。但人終究是比狼有智慧,因為我們有信念,只要堅信自己付出必有回報,堅信自己的未來在自己的手中,我們就能擁有那只趴在草叢中的狼身上的超強的忍耐力。靜靜的,一動不動,等待。
從書中我們不難發現男主角陳陣對大草原的熱愛:他是個被下放的知識青年,有文化有思想,也許他不滿社會的現狀,但他又是典型的書生,性格軟弱,不滿只會放在心里,而不敢表現出來,更不要說反抗了。到了草原上,自由寫意的放牧工作,熱情豪邁的草原生活,都釋放了時代背景和城市生活帶給他壓抑已久的自由。蒙古人的強悍個性也使他震驚了,因為他缺少這種強悍,所以對蒙古人、蒙古人的圖騰狼,他產生了羨慕、崇拜、向往的心理。而且希望融入其中,探究靈魂、信仰,期望做一個真正的草原人。
但他終究成為不了草原人。
雖然他說過他要留下來,他熱愛草原這樣的話。
但是他還是要離開。熱愛草原,想成為他們中的一份子,就要拋棄固執的自作聰明融入其中,將純善的一面和草原民族的優點融于自身。而不是自以為是的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這片土地,他從根本上與那些遷居過來的農民沒有兩樣,唯有的區別就是讀的書更多,吃得飽肚子。
說句題外話,其實以老王頭為代表的農民也并沒有錯,他們不是蒙古人,沒有對飛禽的敬畏,也不像有文化的陳陣、楊克,能夠欣賞天鵝的美,生存是他們的第一要務,天鵝在他們看來與雞鴨沒什么不同。他們愚昧無知,但這又怎能苛責他們?天鵝所象征的美是那個時代和環境所容不下的。吃飽、不受凍、保命是動物本能。何況是人呢?
言歸正傳,陳陣喜歡狼,卻不了解狼。
他自以為是的以為因為“喜歡”狼,就可以養一只狼做他的“寵物”。卻不知道自由對于草原狼的意義。
脖子上的鎖鏈栓久了,狼就會對失去自由習以為常,最終變成搖尾乞憐的狗。你看當那個危機四伏的夜晚,小狼一次次的哀號的可憐相?纯此耐悅儯
——相比施舍的食物,更喜歡用自己的能力捕食;
——寧愿跳崖自殺,也不容許人類的鎖鏈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草原狼驕傲的自由精神確實讓人動容。同時狼圖騰也讓我們看到了狼群的團結、勇猛和智慧,這恰恰是我們在當今這個時代里所需要的精神,我們要做的是驕傲的狼,而不是溫順的綿羊。
書的結尾,畢利格老人死了,最后一只草原狼回歸騰格里,陳陣離開了,草原變得越發荒涼?傆幸惶欤菰K會被沙塵填滿。時光荏苒,物是人非,沒有什么比時間和命運更能讓人產生共鳴。當長生天晚霞中浮現奔跑的狼,自由才是我們的圖騰。
狼不可以失去自由,而人更加不可以失去自由。當你讀懂了狼圖騰,我相信你也讀懂了自由的含義,別把自己舒服的囚禁在狹隘的籠子里,別到了暮年時后悔你從來沒有真正的自由過。為自由奔跑,哪怕最后力竭而死。
不自由,毋寧死。
狼是好樣的,草原上離不開狼,然而在文革時除了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外,很少人懂得這個道理,他們都只是知道狼皮的好,因此狼在那時大量地被捕殺 。
狼是一部活的兵書與《孫子兵法》有得一拼,然而這部活的兵書因為人民的無知,快要在世上消失了。狼的團隊與運作可以給人們帶來很多的啟示。狼是最有耐性,最懂得做事要為后代著想,也是最愛護自然、了解自然的生物。他不會像人類一樣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他也是最早實施可持續發展的號召和執行者。草原民族崇拜狼圖騰,不僅是因為他們深刻地認識到狼是草原的保護神,而且還由于認識到狼的性格、智慧等方面的價值。
草原狼具有強悍進取、團隊協作、頑強戰斗和勇敢犧牲的習性,深深地影響了草原民族的精神性格;蒙古人卓絕的生存技能和軍事才華,更是在同草原狼軍團長期不間斷的生存戰爭中鍛煉出來的;而且,狼又是草原戰馬的培訓師,恰恰是狼對馬群的攻擊,才把蒙古馬逼成了世界上最具耐力和最善戰的戰馬。因此,勇猛的性格、卓絕的軍事智慧、世界第一的蒙古戰馬,就成為東方草原民族的三大軍事優勢。而這一切都與狼有關。
如果你是一個企業家你弄懂了狼的話,那么你的對手將會被你當成小綿羊,在你面前不堪一擊。狼群似一間公司,那么狼王就是那個統握全局的人。狼群的運作也和公司的運作相似。狼群出擊時都會花很長的時間在偵察上,不僅偵察環境、周圍情況、捕獵的對象的情況,同時還很關注他們得手后的退路,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并會為自己的作戰提前踩點,提前埋伏,等待好的時機行動。狼都有好的耐性,并有冷靜的頭腦,不會被眼前的利益蒙蔽雙眼,沖暈頭腦,這是做為公司領導者所必備的,但也是眾多領導者所缺少的。很多人都是很容易被眼前的成功沖暈頭腦,從而發出錯誤的指令,使公司陷入苦境?梢,在很多地方人還不如狼。
狼是善良的,狼也是無辜的。一直都有狼養小孩的故事,狼養小孩是出于本身的母愛,無私的奉獻確得不到人們的認同,而那個狼孩也會被人所嫌棄。狼不嫌棄人類的小孩把他撫養大,但當那小孩回到人群中的時候往往會被嫌棄,會被當成怪物看,你說這是人的什么品質?人之初,性本善。也許也真的只有剛出生的幾年才是善良的。
狼的所有一切都是一部深奧的書,是一部值得人類好好讀讀的書。在讀這本書的同時還要深刻地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并好好地向狼學習,學習如何做一個具有可貴的狼的精神的人。
篇二:《狼圖騰》讀后感[3000]
狼,從古至今給人的印象都是恐怖、兇惡、狡猾、殘忍。這種另人聞風喪膽的可怕動物,總被放在“壞”的范圍內,狼心狗肺、狼狽為奸,曾經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但是《狼圖騰》卻令我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狼。五年前機遇巧合,我無意間閱讀了《狼圖騰》這本書。那時閱讀吸引我的是“狼性”,對于我,狼是陌生的、可怕的,是低級動物,是不如人的,可是當我看完這本書后,我改觀了,狼是聰明的,人在某些方面遠遠不及狼,甚至應該向狼學習。
今天我再次拿起這本書重新看,有些驚嘆,人在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所領悟到的東西,竟然也是不同的,感動的東西不再是映入眼前的“狼的表面的描寫”,而是一種真理的滲出。相信看過《狼圖騰》的人,都會被狼性的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打動。不管這本書的文字水平和敘事結構如何,這本書的許多東西值得借鑒。正如海爾集團董事主席張瑞敏看了這本書后的評論:其一,不打無準備之戰,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其二,最佳時機出擊,保存實力,突然出擊,置對方于死地;其三,也是最值得稱道的,是戰斗中的團隊精神,協同作戰,甚至不惜為了勝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職,在商戰中這種對手最恐懼也是最有殺傷力。而作為我們醫務工作者會得到哪些啟發?我認為有這幾點:
首先,我們要了解所處環境,具備自知之明。狼都懂得熟悉環境,不打無準備之戰,懂得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道理,作為一名醫務人員,難道不應該了解自己,看清周圍環境嗎?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如果我們沒有真才實學,就不具備謀生的條件,更不用談及所謂的成功。狼勝利的戰術不是憑空想出來的,是在殘酷生活斗爭中積累下來的。同樣,我們也應該在工作實踐中總結經驗,充實自己,不斷吸取好的經驗教訓為我所用,更好的為病人服務。
其次,我們要努力協作共同打造和諧、友善、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狼在生存中捕獲食物都懂得集體的力量,有章有法,責任明確有大小強弱之分,作為我們醫務工作者更要知道團隊的重要性。和諧環境讓人賞心悅目,和諧的團隊更能把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組建一支好的醫務團隊,我們必須從自身出發,相互之間要友善,工作中你弱我幫,你強我讓,你漏我補,擰成一體才能發揮集體的團隊作用。
再者,遵守紀律服從組織安排。狼群由狼王統一指揮,進則同進,退則同退,協同作戰,無往不利。比如圍捕黃羊的時候,有狼去尋找大雪坑,有狼去騷擾,有狼去伏擊,在總攻的時候也是井井有條,狂而不亂。更讓人稱絕的是,狼群即使在撤退的時候也井然有序,猛狼沖鋒,狼王靠前,巨狼斷后,完全沒有鳥獸散的混亂。狼是勇敢的, 組織性紀律性強,如同一支鐵軍,威不可當!所以我們的團隊更需要有組織有紀律!現實工作中,我們就要聽從組織安排,自覺遵守醫院規章制度。
最后,要學會與狼共舞。狼是可怕的,但是要戰勝狼,首先必須接近了解它。如同困難和挫折,學習工作中你懼怕就會退縮,如果你靠近它,磨礪自己,你就會越挫越勇。
狼圖騰描述的是一個這樣的故事:作為年輕的漢族知青,陳陣在蒙古額輪大草原里跟隨年老但睿智、信奉騰格里、崇尚狼文化的畢利格老人和這些見識廣的蒙古人,在美麗遼闊的草原上隨著對狼的了解,開始對狼改觀,最后深深的崇拜上了狼。
在這本長篇紀實體小說中,蒙古草原狼的每一次偵查、布陣、埋伏、奇襲;狼對地形氣象的了解和利用,以及狼群里友愛、親情;狼在草原中所起到的平衡的作用;還有狼的團結,勇敢,狼的一舉一動中似乎都含著莫大的智慧。所以成吉思汗在與狼共處中學會了像狼一樣布陣、奇襲,將狼的智慧融入人類戰斗之中,一舉攻破了宋朝防線,也從蒙古草原一舉攻入了西歐。而對比在北方殺狼,屠虎,剛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天天面臨殺戮與死亡的北方民族,生活富裕安逸的宋朝人就像一群待宰的羔羊。通過懷柔政策,通過聯姻、求和等方式祈求著如狼似虎的遼、金國和蒙古國給予一絲安逸。睿智的畢利格老人不僅給年輕的漢族知青敲響了警鐘,也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從小生活安逸的我突然但是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并不是書本里必背的課文內容,更是人能否走向成功的必要警條,毛主席曾笑言“三天不讀書趕不上劉少奇”只有有信念一直督促自己才能夠,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和狼和成吉思汗一樣堅韌不拔,不被安逸遮掩自己。
在書里有一幕經典的狼捕羊的描述:一群黃羊看到豐茂的牧場貪婪的在大雪皚皚的草坡上享受著冬日里的草,狼小心的潛伏在羊群外圍,等待。黃羊越吃越多,吃得肚子溜圓,開始打起盹來,一夜過后,前夜里憋著熱乎乎尿的黃羊被圍守的狼追趕,很多羊不是掉進了深深的雪坑里,就是尿泡顛破死了。在任何時候都該控制自己的貪欲,在書中只有那些有經驗的老羊才會在半夜離開捂暖的雪地泄掉一半的尿,才不至最后慘死于狼的計謀之下。就像很多人一樣,一旦控制不了自己的貪欲,對物質或其他事物過度追求,無法保持清醒頭腦,最終沒有好的下場。
有人說狼,兇殘、機警、多疑、貪婪。喜歡經常窺視羊和牧羊人的活動機會,一旦有隙,馬上出擊。且狼喜歡吃羊,狼與羊可謂天生的敵對者。狼吃羊時非常貪婪與殘忍,它在最短的時間里,能放倒多少羊就放倒多少,然后慢慢吃。而且它專瞅羊羔、殘疾羊下手狼出擊,非常殘忍。可是如果沒有了狼那草原就真的能和平美滿了么?泛濫成災的羊等食草動物,將草原啃食一盡,從此草原沒有了草,從此羊也沒了食療,坐以待斃,草原上再難見到活物。
其實人也是一樣,如果人也像沒了天敵的羊一樣生活在安逸舒適的環境中,沒有競爭,沒有危機感,開始逐漸散失斗志,不知道目標,沒有了沖動,沒有了勇氣,每天所想只有上班、吃飯、睡覺,不思進取。是否人會在突然面對災害和壓力下,會束手待斃,甚至在災難來臨后才感知災害降臨。這該有多可怕。
多少本是處留地,多少本是良善人。我們總想帶去我們學會的文明。卻不曾想過我們懂得太少,想得太好;我們學得不夠,做得太過。我們想著良田可以千頃,夢著豐收可以萬擔。卻不知道我們留下的是草原千頃被毀,黃沙萬擔襲來。我們想著只要牛羊遍草原,牧民就可以腰包鼓鼓。卻不想牛羊只是把草原啃食蠶盡,到最后只能餓到膘肉只剩骨架。我們想著驅盡草原的狼,我們便可以稱霸草原卻不知騰格里永遠會把霸主的位置留給他的寵兒,他們的靈魂永遠高傲,他們的足跡永遠神秘。他們是草原永恒的王者——狼。
多少次我們用著自己的鞋子沾著生靈的鮮血走過,多少回我們用著自己的雙手扶著生靈的骨架走過,多少遍我們用著自己的雙眼看著生靈的靈魂銷淡。只是我們還是覺得我們很對,只是我們還是覺得我們還行,只是我們還是覺得我們沒錯。直到黃沙可以漫天,直到我們只留下自己想留的,直到我們真的覺得自己孤獨無助。我們知道錯了,我們的錯可以改正,可是我們很多卻早已不可挽回;我們知道傻了,我們的傻可以改變,可是我們很多早已毀滅。是什么,是那些,是我們自己,是世間的萬千生靈,我們可以用什么懺悔?是那孤獨無助的淚。
這時候我們知道自己,原來只是個孩子,我們在太多的時候是多么的天真;這時候我們明白自己,原來是個傻子,我們在太多的時候是多·么的可悲。問遍了世間所有人,沒有一個可以用來騙自己的答案。我們再也找不出一個宏偉的計劃,去改變最后的殘局,因為這從開始就注定是一個完局。我們再也找尋不到一個偉大的人,去帶領我們改造世界,因為我們要去改變的是我們自己。多少年間,我們變得長大了,我們在淚水和血色的伴隨里,被把心靈潔凈,被把靈魂洗禮。我們在這個空蕩蕩的世界上,寫下我們的懺悔錄,供后人指責。到了那一天我們真的就可以把自己的罪名洗脫么?
我們的最后的腳步是踏上汽車帶著我們離開,我們最后的雙手是向自 己揚了最后一?黃土。我們多少的驕傲,我們微笑的說著不可留,怎可留。我們留下萬骨獨枯,我們留下千城獨殤。不見了,我的肥羊;不見了,我的壯牛;不見了,我的黃羊;不見了,我的蒼狼。
在哪里見到過曾經的設想,在我們開始時,那最遙遠的夢里。今天我們知道,我們那時的假想,原來在今日看來真的是假的。
有一天我們帶有瞄準鏡的獵槍里出現一個浮影,我們激動地扣響了扳機,我們微笑著倒下,來不及去擦拭自己最后的那滴淚水。
只是我不知道那是驕傲,還是懺悔,更或是自己做的最無力的一次贖罪。
有句話說的好: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心。不要在忙碌的工作中、競爭的壓力中埋藏了你的心,狼的心比草原大,我們的心更應該比天高!
篇三:《狼圖騰》讀后感[3000]
《詩經·秦風》有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風雅頌的詩篇中,唯有這里最雄風凜冽,豪氣干云。每讀于此,似乎就感到了來自黃土高原的鏗鏘秦風撲面而來,使人心血沸騰,蕩氣回腸。
6年前,第一次讀完《狼圖騰》這本書后,我就默默地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這幾句話。彼時,《狼圖騰》顛覆了很多我腦海中固有的觀念,我開始試著去重新認識很多人很多事,包括草原狼。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一直 在期待,期待我腦海中肆意奔騰的這群草原狼有一天能出現在電影屏幕中,以一種動態的震撼效果走進更多人的心里。
當得知電影版《狼圖騰》上映的消息,我第一時間趕去了影院,在經歷了震撼人心的121分鐘后,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初讀小說時的驚心動魄。
讓?雅克?阿諾不愧是“世界上最會拍動物”的導演,他在沖破小說固有框架的基礎上,精心安排故事情節,為整部電影增加了別一番滋味?赐觌娪昂,草原狼那犀利、勇猛、幽怨、孤獨且又仿佛瞬間能看穿人心的眼 神在我眼前久久揮之不去。
我感念于草原狼的智慧,感念于草原狼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果敢,更感念于草原狼至高無上的王者風范。在那片美麗的大草原上,草原狼同樣也是騰格里的子民,而且比人類具備更多的騰格里精神,它們頑強地生存在自 己的領地上,甚至還能幫助草原牧民捕殺黃羊,維持著生態平衡。
可這樣一群本可以與人類同生共處的朋友,最后卻被人類逼上了絕路,逼到了生命的終點。
為什么有時候人性反而比狼性更狠毒,為什么不能給我們大自然的朋友一個安然的生活環境,為什么要冒著破壞生態平衡的危險去執行一些所謂的政策?問題恐怕永遠無解,但至少,我們都該深思。
初讀《狼圖騰》,最先震撼到我的就是草原狼那一系列優秀的品質,可《狼圖騰》這部電影卻把我引向了思想的另一個維度。
誠然,狼是兇猛的,在與人類的抗爭中,它不懼死亡殺氣騰騰,為了報復人類,它們不惜把戰馬逼向寒風刺骨滴水成冰的湖中;為了釋放心中的怨氣,它們肆意攻入羊圈,尖利的牙齒伸向了那柔弱的羊群。
可是,到底是什么才把草原狼逼到了這一境地?我想,這也是導演讓?雅克?阿諾想通過影片來表達的東西。
草原狼和人類共同置身于生態大草原這個背景之下,草原狼的勇猛果敢和睿智恰恰與人類的傲慢、自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影片正是通過對現實人類活動的批判和反思,表現出了強烈的悲憫意識。
拋開《狼圖騰》所描述的社會政治環境不說,即使在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冒著破壞生態平衡的危險來發展經濟,結果社會經濟增長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類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當我們被霧霾困擾,當我們出門面臨 漫天的風沙,當我們無助地看著我們的資源在一點點走向枯竭,我們又該如何評價我們的發展呢?
電影中,人性最終得以回歸,人類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后,開始試著去敬畏并尊重自然,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也應該如此?但愿現在還不晚。
草原狼如一面鏡子,照出了人類的自私、懦弱,同樣它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正視歷史,正視自己的機會。草原狼的生存環境艱苦,它們面臨著太多的危險和挑戰,為了生存必須要經歷眾多的磨難,可就是在這種環境中, 草原狼依然不放棄對騰格里的熱愛和忠誠,或許它們深知維護草原生態平衡的重要性,所以,捕殺黃羊的時候它們懂得適可而止,所以,生死境地它們都不放棄對狼信仰的堅守。
其實,這正是對人類的一種警醒。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們對保護自身生存的這個環境負有同樣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學會對自身生存危機的反思,并在這種反思中,逐漸啟動一種新的發展機制。認識到這一點, 我們也許才不負讓?雅克?阿諾在《狼圖騰》中所寄予的一片苦心。
要良性競爭。草原名族就很明白這一點,他們打狼、吃狼、掏狼崽,但是從來不將狼趕盡殺絕。生活中也應該如此,被淘汰時不要詆毀別人“另有手段”,成功時更不能落井下石,貶低對手。時刻記住競爭是為了自己得 到進步,并不是使對手永不翻身。
《狼圖騰》是對人類精神的一次洗禮,狼的聰慧、堅忍,信仰、追求還有影片中所寄予的種種深意,都可能成為影響我們一生的財富。
姜戎的《狼圖騰》就如這秦詩戰歌一樣,吶喊著從草原吹來的粗狂與雄渾。作者筆名姜戎,也頗有意思。在中國傳統觀念中,華夏民族居中土而君臨天下。其余異族分布于四方,不在五服之內:“東曰夷,西曰戎,北曰狄,南曰蠻。”姜姓戎族,便是西戎一支。戎字帶有蔑意,已是斷發文身,明智未開。作者偏偏以此為名,讓人充滿好奇。
書中的陳陣三十年前作為一名北京的知情來到額侖草原,從文明社會步入荒蠻天地。他在草原上開荒,馴馬,牧羊,吃黃羊肉,喝酥油茶。他也漸對狼,這“草原之神”著了迷,產生了無比敬意。狼的團結、勇敢、堅韌、忍耐、謀定而后動等等特性都給作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狼因草原而有了馳騁的天地,草原因狼而有了蓬勃的生機。雖然在與現代文明與外來民的對抗中,草原與狼一同如夕陽般墜落。但作者卻有深刻的反思。認為農耕文明是游牧文明的弟弟,農耕文明需要向游牧文明學習,需要后者的輸血。由羊性變為狼性,成為“現代文明狼”才能更好適應世界。
作者以其親身經歷為藍本進行敘述,感情細致,描寫生動的筆觸縱橫草原,跨越時空。尤其是關于文明碰撞的討論,讓人感慨頗多。然而“龍圖騰”是否要易為“狼圖騰”,農耕文明是否必要游牧文明的教導,羊性是否真需要狼性的輸血。我在此處只想用開篇的詩句:“豈曰無衣”。
狼性非常值得思考與學習,高一作文,那種強大的生命力讓人驚嘆不已。游牧民族自有其堅韌豪邁,勇敢果敢。但這游牧民族的長處并非農耕民族的短處。
當臨淄城下的稷下學宮諸子雄辯之時,也有關中秦川的耕戰一體,殺伐聲隱隱而作。
當《上林賦》中寫盡人間繁華之時,大漢的鐵騎正拖著滾滾揚塵奔向匈奴的王庭。
當唐宋的文人們雕琢著玲瓏的詩詞時,也有將軍舉劍向前,餐肉飲血的豪情。
北方三秦故都代出運籌帷幄的名將,而燕趙之國世有慷慨悲壯的俠士,齊魯大地的鴻儒們多有寧死不屈的傲骨,而江南水鄉的士子們也不乏舍生取義的膽魄。文死諫,血濺廟堂,有比干,王累,宋之元?群儒,明之東林黨人。武死戰,馬革裹尸,有文天祥唱正氣歌,史可法守揚州城,鄧世昌黃海成仁。史海浩繁,有江南那煙雨杏花也有塞北秋風烈馬。刀劍的寒光與瓷器的釉色一樣幽幽流動,深不可測。潑墨山水的大筆之下一樣是血染萬里江山如畫。
傳說羅慕路斯與列莫斯受母狼哺育而建立羅馬城,但羅馬的精神內核卻根植于于文化昌明的希臘。狼性與羊性于此結合而有偉大。這也正是中華文明恒久的奧秘。
華夏寬廣,在國土也在心胸。五服之界早已不復存在,狼性與羊性也都是中華的血性,游牧與農耕也都是炎黃的土地。“國之大事,在戎在祀。”遙遠上古的歌謠也輕唱著野性的征伐與理性的詩禮應當并耀在我們的歷史。“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不是我貧窮啊,我和你一樣有著戰袍,如果君王號令出戰,我一定磨亮我的兵器,與你同仇敵愾!
書中,一生保護草原,懂狼知狼的畢利格老爹成為了草原最后一個殉狼而葬的老人,那一夜騰格里低垂,那一夜群狼嗥叫不止。但我想現代文明會逐漸明白自己對草原對自然犯下的罪過,兼收并蓄文明的優點,把草原的寧靜還給草原,把狼的精神還給草原。歷史會在狼性與羊性之中前進,民族會在學習與接納之中騰飛。
記憶一份寧靜的時光,總有些許的不知是何所為。
很多的時候,我們有著自己太多的理由,想著去改變命運,想著去改變世界;剡^頭想想我們最應該改變的,其實最應該是我們自己。
我們總不能讓自己坦蕩,總幻想自己付諸行動后,便可以去改變所有。卻沒有想到我們親手毀了本所應有的一切,那冰藍的天空,那密綠的草原,那緩悠的羊群,那奔騰的馬群,那隨心直率的黃羊群,那不可傲視的狼群。如今我們去那里尋找,我們去挖掘誰的記憶,我們去拷問誰的執著?只是呼嘯的黃沙被北風吹打進我們的眼,我們真的該向誰去哭訴我們今日止不住的哀愁,我們的滴滴濁淚,把我們帶向何處,讓我們可以在歷史的記錄里,把時間的光軸又停留在那個點上,讓我們孤孤的追思。
人類是在不斷與大自然競爭中從猴子蛻變成人的,社會的進步得益于各種生物之間的競爭,中國的發展離不開與其他國家的競爭?梢哉f是競爭促使進步,進步帶動更深程度的競爭,兩者相輔相成。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7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