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是一種的善意,它使我們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高二作文,用一種善意的方式處理人際關系。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人與人之間的摩擦無法避免,要是雙方都抱著“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那么很多事情的結果就會不同。我們身邊就有例子:在去食堂的路上,兩個男生發生一點小矛盾,其中一位說了句臟話,另一位回寢后叫上把罵臟話的同學打了一頓。小小的一件事,只要一句“對不起”,問題就可以解決,或者被罵的同學大度點,不把臟話放心上,事情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這種現象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而很少有人自我反省:我為什么不可以寬容一些呢?
包容是一種智慧,一種氣度。英諺有云:“世上沒有不長草的花園。”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對他人的體諒和理解基礎之上的!
藺相如對廉頗的包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鮑叔牙對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諸侯,一統天下”的傳奇;李世民對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對士子學人的包容,則迎來了繼戰國之后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催生出最為燦爛的文化繁榮。由此可見,包容的意義,不僅僅體現在個人層面,它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同樣有著巨大推動作用。
包容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同是面對他人的過錯,耿耿于懷、睚眥必報,帶來的只會是上的負擔。真正的仁者是不會選擇的。魯迅筆下文學形象阿Q,就是一個極端狹隘的典型:聽到人家說“疤”“痢”“禿”“光”,就要和人拼命,到后來甚至連“燈”字都不許人提起。“天地本寬,鄙者自隘”,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必然是一個有著諸多忌諱、性情偏執的人。小說是一定時候社會的反映,也正是舊中國人群大眾的縮影。古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指的大概就是文學作品影射的這類人吧!
當今世界,種族,宗教,各方面利益沖突不斷,只要人人都多一分包容,只有在“忍無可忍”時給予適當回擊,那么,世界一定會更加!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