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遠方的風景,美麗無限心暢然。
王安石游褒禪山卻敗興而歸,發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的慨嘆。他沒有向風景更深更遠的地方走去,使得內心郁悶,遺憾而歸。而“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卻飽嘗了雄奇的自然風光。孔子是追求遠方的踐行者,他一生無所悔,無所撼,面對泰山的美麗,孔子心胸開闊,內心愉悅,留下泰山之游的佳作。
追求遠方的人生,黑馬心志堅。
人生就是長跑,唯有不斷追求遠方,才能達到“更快、更高、更強”的境界。劉翔,奧運的黑馬,是一個不斷追求遠方的活力四射的小伙子。他有堅定的信念,訓練場上的他刻苦練習,汗水濕透了每一寸土地,為了僅僅一秒的提高,他就要付出數月的艱辛。在人生的漫漫路上,他不斷追求遠方,終于在奧運賽場上,劉翔吸引了世界的關注,成為一位脫穎而出的奧運黑馬。猶記他看到比賽前他人的成績時,堅定的口吻:這次冠軍我拿定了。”不去追求人生遠方的人,怎能有如此成績,怎有如此堅定的信念?
追求精神的遠方,輿論抨擊心不驚。
于丹在“百家講壇”欄目亮相后,輿論界頓時沸沸揚揚,褒貶不一。有人贊譽她是學術界的一位“超女”,也有人把他批判的一錢不值,說她曲解了中國古典文學的精華——《論語。然而,對于諸多評論于丹揮揮手,搖搖頭,彈落了加于一身的灰塵。于丹追求精神的遠方。她很從寬,從不在乎別人的冷諷熱嘲,學術的研究各有各的見解,肯定存在分歧。于丹身體力行,將《論語》的精華變成通俗易懂的語言,來給中國百姓補充營養,她的身上閃耀著大儒風范的光彩。她將遠方視為精神的處所,讀后感,心態平靜地追求遠方的凈土。
風景的遠方讓游子心情暢然;
人生的遠方讓劉翔不斷前行;
精神的遠方讓于丹更有氣質。
從此,追求遠方,“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到達人生燦爛精神的彼岸。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