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氣輕吐,合上手中的書籍,莫名的感覺將我包圍。
火一樣的激情。
冰一樣的凄冷。
——題記
以上個不眠之夜,一個偶然的電話把吵醒。當我因而沮喪時,窗外的月光指向了床頭。
又是那本書,那個令我陷入深思,夜夜無眠的罪魁禍首。我真想燒了它,但我并沒有這么做,反而掩好房門,挑燈夜讀。
恍惚間,我好似“穿越”到了那個年代,那個中的彼岸。
十年文革的變動,像一場戰火焚遍了祖國九百六十萬里河山。但到了那個地方,一切都歸于心平靜了——內蒙古的額倉草原。
故事從這里開始,從北京來的四個知青,被送到了這里,一個被蒼天眷顧的土地,融入了一個獲益非淺睿智的民族。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蒙古草原水土豐富,美的像地無瑕的翡翠,四個同窗各司其職:牛倌,羊倌,馬倌。因為初來乍到,所以寄宿于老人“畢利格”家中,隨著老人逐步了解了草原和草原上的狼。
真尾巴,灰眼睛,高三作文,三角耳,草原狼,尊嚴、機智、、前瞻被它們詮釋得淋漓盡致。
冬之將至,草原的狼會利用地形殲滅黃羊并用冰雪儲存以保證隆冬的溫飽。
開春母狼趁羊下羔也生兒育女,將成活率提至最高。嘗聞狡兔三窟,但比之狼自是不值一曬,個母狼一旦發現狼洞周圍有陌生氣息,會立刻將幼子轉移,連續幾天直至再也尋不到任何可疑之處。
狼群還會偷襲,善隱藏,做事留著好幾手,尊妻愛子,贍養老狼,隱忍后發,令人不敢輕擢其鋒。
但正因為有狼,草原上破壞草地的鼠,死去的牛羊才能被立刻被消滅,不給腐爛變質產生疾病的機會,正因有了狼,才有浪漫的豪放的蒙古民族,讓當地牧民知道了可持續發展的道理,才有了的蒙古草原。
但這一切已成為過去,放肆的漢人來了,農耕民族來了,狼幾乎被殺光。
鳥,幾乎被打絕。
獺,幾乎被滅種。
到處是鼠洞,草原已千瘡百孔。
沒有狼,馬不再奔跑。
沒有狼,羊群一增再增。
老一代牧民死了,新的一代早已忘了本,數量!數量!!
當年的預言已實現,沙塵席卷了北京城。
幾十年后,幾位老友再臨草原時,驚,無可驚; 傷,何處傷!
淺吟著“草色遙看近卻無”
我知道,我只能在明朗的月下,想象著當年的策馬揚鞭和不曾見過的狼。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