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不讓寸壤,故能成其高,湖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廣闊的自然正因包容了萬物,周記,所以才顯得五彩斑斕,顯得生機盎然,包容是世界的主旋律,正因為有了包容,我們的社會才會不斷向著更高更遠的階段邁進。
世界上永遠不會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世界上也永遠不會有兩個一樣的指紋,差異是我們和這個世界存在的基礎,是你之所以為你,而我之所以為我的根本,差異是無法消除的,既然萬物無法同化,那么為什么不去嘗試一下包容他物的差異,找到之間的共通之處呢?
施旺與施萊登透過細胞這一小小的結構將植物界與動物界連接起來,打開了通向另一領域的大門,愛因斯坦究其晚年直至逝去,仍在如何用宇宙弦的理論去包容紛繁宇宙中的一切,讓世界簡單明了,學會包容他人的差異,也許會在你的心中打開一扇不一樣的窗。
正如一句話所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的思維與性格千差萬別,正如這復雜的世界,學會包容他人的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展自己的思想。秦始皇天真地認為“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道”的做法真的能讓他們嬴氏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但結局呢?只落得個“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的結局罷了,以后歷朝歷代都遵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世原則,但終究只是延續了不長的輝煌,之后卻因為社會腐化導致東方巨龍一蹶不振,這樣妄圖統一思想卻玩火自焚的教訓在歷史上還少嗎?《左傳》中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嚴于阻而輕于流,必潰”也是這個道理,美國僅是一個建國不到五百年的國家,但卻能以霸主的姿態去傲視這個世界,憑得就是它的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在不漫長的里,不同的文化聚集到這個新興的國度,交流,融合,所以才讓美國文化具有了其他文化所不具備的旺盛的力,看到共性,包容差異,方能在這個世界占據一席之地。
不僅對國家,對社會,包容具有非凡的意義,對我們個人也一樣,人與人之間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碰撞,摩擦和矛盾在所難免,但學會“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豈不是更加快意?齊王包容了管仲的過失,終得一代名相;藺相如包容了廉頗的敵意,終成將相和的佳話;孔子包含了與老聃間的思想對立,虛心求教,使儒學發展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有了包容,方顯博大,有了包容,才會進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終能成就滿意人生!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