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的,多的確對我們有,但關鍵是要選好書。我們身邊有許多看似“無用的書”,但它們卻是最好的書,如今又有多少人了這些“無用的書”呢?!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莫言每年都會清理自己的書架,現在他的書架上就剩下那些所謂的“無用的書”。他自己說:“我覺得越是經典的書就越耐得住重讀。”現在書店里的書琳瑯滿目,一些為追求功名利祿者而設的書更是多不勝數。而那些看似無用的書則被丟棄在陰暗的小角落里。是否這些“無用的書”真的無用呢?!不!不是的!它雖然沒有《職場三十六計》那樣教你如何贏得別人的青睞,它雖然沒有《營銷108招》那樣教你如何獲得最大的利潤,但它們卻是有著不一般的內涵,它們能給予我們一片凈土,給予我們靈魂一次洗禮,給予我們人格一次升華。放下手中那功利的書,讀后感,重溫一下那“無用的書”吧。
在這燈紅酒綠的城市中,每個人都過得很忙碌,為的就是金錢以及權力。為何不學下熊培云呢?“我熱愛生活,并且安靜,我更想坐在陽臺上看幾本書,懶洋洋地過一上午。”放下那顆只裝有功名利祿的心,像熊培云一樣,淡漠名利,拿出幾本“無用的書”讓我們那顆離越來越遠的心回到原點吧!這些“無用的書”就是我們精神的食糧,心靈的補品,思想的盛宴。當我們發現自己離越來越遠的時候,拿起幾本“無用的書”細細品讀,它會想指南針一樣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反觀當下,這些“無用的書”開始被人們所淡忘了,是不是這些“無用的書”已失去其自身的價值呢?辜鴻銘在一次反駁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中說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數學家的加減乘除,在數千年前是三三得九,現在也是三三得九,并不會三三得八!”“無用的書”之所以能留傳至今,也是因為如此吧。這些“無用的書”或許不像咖啡那樣的香濃,或許不像果汁那樣的甜美,它們只是一杯凍頂烏龍,需要我們慢慢地用心地去品味其中的味道。空閑時,拿起一本“無用的書”獨自品味其中的甘甜,也是不錯的選擇。
“無用的書”看似無用,但里面的精華卻能讓人回味許久。放下手中那功利的書,重溫一本“無用的書”。給自己的心靈一片凈土,給自己靈魂一次洗禮,給自己人格一次升華吧。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