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三只眼看魏晉1200字作文_高三作文第三只眼看魏晉

關鍵詞: 高三作文 來源: 作文大全網

那是一個真正的亂世。

社會黑暗,政治動蕩,黎民苦不堪言,王朝更替不休,但卻有一陣風,一陣荒誕怪異又無比激烈的風,從玄虛的某處,吹向隱士的竹林,發出清響,小學作文,再吹到蘭亭的山水之間帶走流觴,最后以一種無可抵擋的傲然姿態滌蕩整個世間。

對于那個亂世,大多數人其實不甚了解,只不過從竹林七賢的笑傲山林,劉伶的醉死則葬,或曹植遭兄弟迫害以及“五石散”中窺得一斑。但事實上,那個年代中,產生了歷史上數不盡的一等一的人物,盡管他們的不羈看似放浪,他們的悲傷看似消極,他們的追求看似荒誕。對于他們,我們往往不是用一個客觀的、全面的、透徹的角度去看待。

所以,不妨用第三只眼去看魏晉,去看看那個亂世,去領略魏晉名流之風清骨峻,去體會那個時代的傷感無奈。

魏晉名士,身處大動亂、大分裂的亂世,比任何人都深刻地領悟生之彌艱,命之短暫。從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到陶淵明的“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盡于百年,何歡寡而愁殷”,無不浸透短促、人生坎坷、歡樂少有、悲傷常多的感喟。孟德之詩章,全無東漢流行的華麗藻飾,只有身逢亂世,渴望于短暫人生中完成夙愿的執著,而無亮色之感嘆亦是抒發著歲月流轉的無奈與灑脫。無奈與灑脫,看似矛盾,其實不然——面對時光流轉人雖然無可奈何,但亦能選擇以灑脫的心態去面對過往的得失榮辱。正因為他有忘懷得失,死生不介于心的灑脫,才能寫出“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的詩句,可謂“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那個亂世之中的真名士,得以善終的了了無幾。不說醉死山嶺的劉伶雖早逝但也是抑郁而終,想想死于司馬氏排除異己傾軋中的何晏、嵇康;死于“八五之亂”的張華、潘岳、陸機;死于東西晉改朝換代斗爭中劉琨、郭璞,無不令人唏噓不已。

那個亂世中的人們,發出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詠嘆調,詠嘆風骨,贊頌高潔。他們摒棄禮教的束縛,追求人性的解放與真我的純潔,在精神領域的開拓與放逐令人欽羨。人們常常誤解他們的“放浪形骸”與“因寄所托”,常常誤解他們的抗爭。自“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以及“被褐出闔,高步追許由。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對對門閥世族壓迫的抗爭,以及竭力在濁流中維持自身高潔的可貴。再如阮籍所詠:“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可見,他們并非消極地放縱,而是積極地追尋,渴慕改變這世間。盡管有悲傷地低吟“人居一世間,忽若風吹塵”,可是更有這樣的高唱:“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他們在我眼中是如此的可愛,他們的哀傷在我眼中是這般深沉,我感謝歷史,沒有讓時光洪流將關于他們的一切磨成灰隨風飄散,而是化作千年不爛的沉香沉入水底。當我們的心走到某個遙遠的地方,我們或許會發現這片遠離塵囂的水域,找尋到遠隔千年的風骨。

自那片水域歸來,會變得有些不一樣,仿佛心里多出了一只眼睛,以一種局外人的姿態,在雙眼看著這個世界的同時,也冷靜地審視著,看著如今那些在網絡上發表不經之論的人,他們自為自嘲者,殊不知,他們已在太平盛世,喪失了對生命的與領悟能力。面對富貴與權貴,他們表面嘲弄譏諷,心中其實也在暗自。在種種社會不公與陽暗面前,他們只知毫無作用的憤怒,卻不懂得為自己留得一分高潔,護得一身風骨,反而讓自己被濁流同化。這樣的人,何其悲哀。

竹林依舊,蘭亭的山水還在,只是塵囂之中,世人已失去了風骨,世間也沒了那一陣風。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1214.html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