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一個表妹住在城里,幫兒子聯系了學校,并讓兒子在她家吃住。他們每月除了送去足夠兒子的花銷外,還要給表妹帶綠豆、紅棗、核桃這類的山里土產,還有一臉的感激和千恩萬謝。他們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了兒子身上,村里這家買彩電,那家建新房,他們不動心,不眼紅。
可事與愿違,妻子的表妹因丈夫有外遇而服毒自殺。兩家大鬧一場,斷了親戚,兒子自然不能再去她家吃住。
他們夫妻商量來商量去,最后決定丈夫進城,一邊打工,一邊照顧兒子上學。他到一家建筑工地干小工。他沒文化,沒技術,只能靠力氣掙錢。下了班趕忙往家趕,給兒子做飯。他就吃妻子送的煎餅,咸菜。
不知道什么原因,兒子上四年級后,成績急劇下滑,一下子由前五名滑到了中下游。他想輔導兒子,拿過兒子的課本,才知道現在的課程難了,小學畢業的他,最多只有現在三年級的水平。他犯愁了,愁得吃不下飯,煙一根接一根地抽。他終于想出一個辦法,這是個笨辦法。這個辦法就是與孩子同步上學。
年幼的兒子覺得好玩,一下提起了興致,上課再也不交頭接耳,搞小動作,眼睛瞪得大大的,巴不得把講的每一句話都記住,以便晚上回家教。晚上,兒子老師樣地講,父親學生樣地聽,六年級作文。講完后,兒子還把老師布置的作業轉手給了父親,兒子有的會,有的不會,但兒子從不說不會,卻反過來兇父親。父親就羞愧而無奈地點點頭。兒子還說,自己想去,明天再告訴你。父親心里笑笑,并不點破。
兒子升入初中后,開始上晚自習,每晚9點之后才回來。他怕耽誤兒子第二天和身體,就讓兒子簡明扼要地講一遍,等兒子睡下后,再慢慢地看書,細細地理解,驗證兒子是否把該學的都學會了。
兒子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高中后,變得懂事了,看著還不到40歲,就像個老頭的父親,兒子再不忍心讓父親陪他受罪了,想了想說,高中的課本對您來說太難了,您僅用晚上的是學不會的。
兒子的懂事和體貼,讓父親淚眼朦朧。
三年的時光既快又慢地過去了。兒子以全縣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
鎮長問兒子:“能否介紹一下你的經驗?”
兒子說:“我沒有經驗,我能走進北大,完全是我父親一步一步推著,扶著我走過去的。是愛,讓遠在天邊的,近在咫尺。”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