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魯迅怎樣面對謠言

關鍵詞: 名人故事 來源: 作文大全網
  魯迅一生在都是被侮辱與被損害者。在宗法專制的舊中國,面對各種層出不窮的流言誣陷誹謗,他始終巍然挺立,表現出大無畏的堅韌不屈的抗爭精神。
  
  不管流言謠諑怎樣變化花樣,魯迅都堅持自己的應對原則:一是鄙視,不理不睬;二是適時反擊,揭穿讕言。他早就指出:“‘流言’本是畜類的武器,鬼蜮蟲或的手段,實在應該不信它。”(《并非閑話》)為著辟謠,他在寫給眾多友人的信里,反復地申明:我不管謠言;不寫辯正信。他說:“上海之文壇消息家,好造謠言,倘使一一注意,正中其計,我是向來不睬的。”(《致竇隱夫(341101)》)“近來時被攻擊,慣而安之,縱會誣我以可死之罪,亦不想置辯,而至今亦終未死,可見與此輩講理,乃反而上當耳”。(《致鄭振鐸(340602)》)“對于謠言,我是不會懊惱的,如果懊惱,每月就懊惱幾回,也未必活到現在了。……倘有謠言,自己就懊惱,那就中了造謠者的計了。”(《致蕭軍(350729)》)“我現在得了妙法,是謠言不辯,誣蔑不洗,只管自己做事,而順便中,則偶刺之。他們橫豎就要消滅的。”(《致鄭振鐸(340621)》)魯迅說過: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無根的謠言不可能持久,制造謠言者及其主子“橫豎就要消滅的”。
  
  魯迅眼光犀利,看透造謠者的歹毒心腸,剖析他們的卑污心理,把他們的丑惡靈魂揭露出來。他指出:“謠言這東西,卻確是造謠者本心所希望的事實,我們可以借此看看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為。”(《無花的薔薇之三》)他給友人寫道:“我自寓滬以來,久為一班無聊文人造謠之資料,忽而開書店,忽而月收版稅萬余元,忽而得中央黨部文學獎金,忽而收蘇俄盧布,忽而往莫斯科,忽而被捕,而我自己,卻全不知道有這么一回事。其實這只是有些人希望我如此的幻想,據他們的小說作法,去年收了一年盧布,則今年應該被捕了,接著是槍斃。于是他們的文學便無敵了。”(《致荊有麟(310205)》)“對于我的許多謠言,其實大部分是所謂‘文學家’造的,有什么仇呢,至多不過是文章上的沖突,有些是一向毫無關系,他不過造著好玩,去年他們還稱我為‘漢奸’,說我替日本做偵探。我罵他時,他們又說我器量小。”(《致蕭軍、蕭紅(341206)》)“他們不過是在&lsquo,周記;文人’這一面旗子的掩護之下,建立著害人肥己的事實的一群‘商人與賊’的混血兒而已。”(《辯“文人無行”》)一語中的,揭露出造謠者的真實本質。
  
  魯迅指出:“謠言家是極無恥而且巧妙的,一到事實證明了他的話是撒謊時,他就躲下,另外又來一批。”(《我們不再受騙了》)謠言的泛濫與反復出現,證明了“其實,中國本來是撒謊國和造謠國的聯邦”。(《通訊(致孫伏園)》)所以,亂造謠言,并不僅僅是造謠者個人的品性和道德問題,而是同中國的社會環境與歷史文化相關聯的。剖析謠言,也可算是認識社會認識人性的一個特殊窗口。所以,魯迅說:“我就是常看造謠專門雜志之一人,但看的并不是謠言,而是謠言作家的手段,看他怎樣出奇的幻想,怎樣別致的描寫,怎樣險惡的構陷,怎樣躲閃的原形。”(《歸厚》)從這里表明魯迅的豁達樂觀和自信!他的眼光富有穿透力,能夠洞穿文人的心理和劣根性,從而識破中國黑暗社會及眾生相。
  
  魯迅認為,謠言的流行和花樣百出,有著歷史繼承性,是傳統文人的劣根性的再現。他說:“造謠是中國社會上的常事。”(《啟事》)他還指出,“造謠說謊誣陷中傷也都是中國的大宗國粹”(《寸鐵》),“祖傳的老譜”和“士君子的常經”。造謠者在謠言里加進了不同的時代政治內容,把魯迅說成一會兒親俄一會兒親日。
  
  魯迅指出:“笑里可以存刀,自稱酷愛和平的人民,也會有殺人不見血的武器,那就是造謠言,但一面害人,一面也害己。”(《謠言世家》)
  
  伴隨魯迅一生的流言謠諑,其實是宗法專制的舊社會及統治勢力對他的不斷迫害,是摧殘他身心的一種精神虐殺。不論是依附于統治者的文氓造謠誣蔑,還是同一營壘中散布的流言蜚語,所產生的反動效應卻是一樣的:戕害魯迅的身心,損傷他的健康。魯迅的母親在兒子逝世后說過:“大先生所以死得這么早,都是因為太勞苦,又好生氣。他罵人雖然罵得很厲害,但是都是人家去惹他的。他在未寫罵人的文章以前,自己已氣得死去活來,所以實在是氣極了才罵人的。”(轉引自《魯迅與他罵過的人》,房向東編著,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版,40頁)魯迅題詩:“積毀可銷骨,空留紙上聲”,深刻而沉痛地抒寫了備受流言傷害的悲憤心情。僅從現在留存的書信中,就有好幾十封書信評說謠言,在辟謠的同時表明自己的嚴正態度:不管謠言如何猖獗,花樣翻新,都毫不退讓,絕不寬容。他多次向親友申明:“然而我毫無退縮之意。”“我倒沒有什么灰心,大抵消息一會,就仍然站起來”,(《致蕭軍(341206、350209)》)繼續奮戰,把犀利的筆鋒刺向專制統治勢力。
  
  魯迅在流言謠諑的不斷困擾襲擊下堅持自己的事業和工作,奮斗不息。但是,他的逝世并沒有使謠言斷絕。從他逝世后直到今天,仍有少數人,重拾歷史誣蔑者的牙慧,重新包裝,行銷于世。這當然絲毫無損于魯迅的偉大,卻恰好暴露了他們自己陰暗卑劣的靈魂。各式流言絕不可能遮掩歷史真相的。魯迅畢生為人民解放和民族復興而不懈奮斗的精神,他那熱愛人民、剛正不阿、堅韌不屈的崇高品格,永遠輝耀人間。正如郁達夫的詩句所寫:“群盲竭盡蚍蜉力,不廢江河萬古流。”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5743.html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