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讀《水滸傳》有感[3000]
說到我國的四大名著,自然會想到《水滸傳》,它就是我最喜歡的一本。
《水滸傳》的全稱為《忠義水滸傳》,本書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書中出現的人物有數百人之多,是世界文學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說。我好不容易看完了全書,印在腦海里的除了栩栩如生的一百零八個好漢之外,最重要的還有他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忠和義。
在我眼里,梁山上的一百零八個好漢,個個都是英雄。其中“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都是懲奸除惡的大英雄,我非常崇拜他們。
魯智深和武松都愛喝酒,醉酒之后會做出種種驚天動地的事。但我認為“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這兩人的行為還是不同的。
武松其實并不是個貪杯的人,他喝酒往往是為了完成某個任務。比如在景陽岡,本來他也不是想喝許多酒,因為看到了酒館的招牌“三碗不過崗”,他的豪氣和霸氣立刻就顯現出來了,于是他就是要喝滿三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俗話說“酒壯英雄膽”,他本來就藝高人膽大,再借著酒勁奮力搏殺,結果老虎非但沒吃了他,而是變成了他的囊中物,他就成了人們奔走相告的大英雄,給當地人民消除了虎患。這頓酒,吃得好,吃得威風!
而魯智深喝醉酒只是為了逞能。有一次,魯智深和一些小混混們喝酒喝得太高興了,看到旁邊的楊柳樹都不爽了,覺得有鳥屎,擾了興致,居然又大喝幾碗之后,把一棵千年的垂楊柳連根拔起,在場的人一片驚呼,掌聲如同雷鳴一般,滿足了魯智深的“英雄心理”,哎,可惜了好好的楊柳樹,招誰惹誰了,竟然遭遇滅頂之災呀?梢姡斨巧畈⒉皇怯梦涔榇蠹易龊檬,只是匹夫之勇罷了。
武松喝酒還是一種策略。一次武松知道蔣門神是個大惡人,幾次去找他算賬,可不見其蹤跡,怎么辦呢?于是武松假裝喝醉酒,故意調戲蔣門神的妻子,達到了引蔣門神出來的目的。
花和尚呢?他只會喝得昏天黑地,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使性子胡來。有一次犯了寺規,有人說他壞話,有人用棍子打他,把他惹火了,把寺里的人都殺了,而這些人并沒有犯什么滔天大罪,只是平白地惹了花和尚呀!事后,他也后悔了,可有什么用呢?可見,他是非常魯莽的,行事不顧后果。而武松只殺壞人,這樣一看,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兩位大爺雖然都愛喝酒,但是魯智深喝酒之后是一介莽夫,而武松喝酒之后卻有理智有頭腦,所以武松才是我心目中的“真英雄”。
《水滸傳》主要思想傾向是宣揚忠義。其主要人物宋江被作者描繪成忠義的化身,如宋江剛上山,九天玄女降下的法旨中有“全忠仗義”,排坐次時天上降下來的石碣也有“忠義雙全”。 當宋江被立為山寨之主時,他首先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宋江乃言道:“小可今日權居此位,全賴眾兄弟扶助,同心合意,同氣相從,共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 聚義廳今改為忠義堂。”宋江要把水滸英雄個性“血氣剛猛”之無拘無束的俠義引導到“替天行道”的忠義道路上來,使水滸的個體英雄俠義服從于梁山泊集體的忠義。小說以“忠義”為指導思想來塑造宋江,并且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一支“全忠仗義”、“替天行道”的武裝隊伍。而且小說在歌頌宋江等梁山英雄的“全忠仗義”的同時,也深刻地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批貪官污吏、惡霸豪紳的“不忠不義”。
“忠義”的基本解釋為忠心和義氣。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而義呢?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端疂G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義”字是春秋戰國時代注冊的專利,見諸儒、墨、法各家文本,主要是一種人際關系規范。然而,在當時和以后,對“義”的詮釋和發揮,卻歧異不一。簡捷地說,統治者認為,你越是服從他,維護他,你就越“義”。而在老百姓看來,水滸英雄的殺貪除霸,劫富濟窮,恤孤扶貧,才是他們心中應有之義。這種“義”的存在,使水滸英雄們彼此傾慕,心心相契,共同的人生趣味使他們聚在一起。培育出互相悅好,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情誼。“忠義”作為個體道德行為的當然之則,在正史里是超越具體個人的感性生命的。封建正史忠義觀念強調的是道德準則本身的價值,在正史里面往往被描寫為履行封建倫常而不惜犧牲一切的精神。
《水滸傳》忠義觀是一十分復雜的結構。一方面,忠義是忠于大宋天子,特別表現在宋江及一些朝廷降將身上,他們追求“封妻蔭子、青史留名”,“忠義”是對國君之忠誠,表現為封建皇權主義思想。宋江在被奸臣以朝廷名義毒死前,還對李逵說:“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另一方面,忠義是忠于兄弟義氣,忠于梁山事業,忠于朋友所托等,如在晁蓋、李逵等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那樣,忠義既是江湖好漢間的團結戰斗、無私援助精神,又表現為人格上的互相欣賞和尊重。忠義作為水滸英雄個體的處世準則和梁山英雄群體的政治原則,它同對一定的理想社會、理想人格的追求聯系在一起,它也沒有僅僅停留在觀念上,水滸英雄一直以激烈的行為進行印證、踐履!端疂G傳》忠義觀念雖然由于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同正統儒家的封建政治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它畢竟有許多方面同正統忠義觀念迥異:第一,正史忠義觀念同普遍的天理相聯系,理性原則優先《水滸傳》忠義觀念同個體的生存欲望相聯系,感性原則優先,較多地滲入了意志的因素,高一作文。第二,從忠義觀念的社會功用來講,正史忠義觀念是封建統治秩序的肯定性因素;而《水滸傳》忠義觀念不時成為封建統治秩序的否定性因素,水滸英雄常常以忠義為名“殺富濟貧”、“搶擄官廒”,他們要“掀翻天地重扶起,戳破蒼穹再補完”“攪擾得道君皇帝龍盤椅上魂驚,月風樓中膽裂”。第三,從義觀念的行為主體來說,正統忠義觀念是一種普遍性原則,如黃宗羲在《原君》里所說“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對所有臣民尤其是官紳階級具有普遍的約束力。而《水滸傳》忠義觀念是少數天罡地煞的德性和行為準則,水滸英雄是歷劫的天神,他們身上的忠義帶上了神性的色彩,忠義并沒有推及于一般人。
這是一個忠于朝廷、維護封建統治的較大的義士集團,實質上是一支身居草澤之中、心在朝廷之上的“忠義”軍。《水滸傳》第三十二回中第一次說出“招安”這個詞語的應該是武松,他與宋江談心,當宋江邀他一起去清風寨時,他說道:“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宋江則說:“兄弟有心歸順朝廷,皇天必佑。”并請他:“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楊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這表明在流落江湖時,武松、宋江等人已經開始意識到“落草”并非長久之計,僅僅是為了躲避自身災禍的權宜計策。在梁山泊大聚義后,宋江在菊花會上“一時乘著酒興”寫了首《滿江紅》,詞中有“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除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受到武松、李逵的反對后,他批評武松說:“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 這些表明:梁山泊英雄聚義成為一個集體后,已不再如個體俠義那樣快意恩仇,也不像如占山為王時那樣僅僅為了小團伙的生存“打家劫舍”,而必須把英雄行動的目標轉向到英雄發展、民眾安全、家國保衛等方面喪,實現廣泛的俠義與忠義融合,即成為“大力”、“大賢”、“有忠”、“有義”之英雄。對皇上的愚忠只是他們主張的“忠義雙全”思想觀念的最直觀的表現形式,而最根本的含義則是他們身上固有的且具有普遍性的那種“忠孝節義”的心理特征。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承認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差別,并認為這種上下等級的區分具有不可違背性,要絕對遵從,否則就是以下犯上,不忠不孝;而這種等級在現實中的具體表現就是名望的高低、出身的貴賤、甚至年齡的長幼等等,簡言之,這種等級秩序是天定的。我想,也是由于這種愚忠的心理導致了最后的悲劇。
所以,《水滸傳》是一曲忠義的悲歌。
篇二:讀《水滸傳》有感[3000]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在個寒假期讀完了這本名著給讀完!嘆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勝,令我興奮不已!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話:讀不完水滸傳的不是中國人!感慨萬分。
曾經在98年看了電視劇《水滸傳》,當時也喜歡看,有時間也盡量趕回家看。當年看我對那首《好漢歌》特別喜歡,“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啊!、、、、、、”大街小巷都在流行這首充滿豪氣的歌,大人小孩時不時嘴邊都能唱出幾句。
水滸傳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膽大如虎的武松,機智聰明的吳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官逼民反,只手遮天的社會狀況。
我被里面的情節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武松醉酒打死猛虎等,但大家對宋江的看法便不全相同,現在我來品一品他吧。
今年山東衛視等臺播出了新版《水滸傳》,之前我也沒怎么想看。以前什么新版的《射雕英雄傳》、《西游記》都不如舊版的好看,所以我對新拍的都不愛看,覺得還是老版的好。前些天發現兒子都在看這電視劇,我閑著也坐下來和他一起看了起來。名著畢竟是名著,劇情還是那么引人入勝,人物個性鮮明。在這些英雄豪杰的斗爭中,卻隱藏著施耐庵對人生和社會的看法。好漢們一起狂笑、一起叫罵、一起發威,在無拘無束的痛快淋漓之中,每個人都是作者精神追求與內心情感的寄托。
比起上次看,這次又多了許多感悟!對宋江這個人物,我是又敬佩又怨恨他。敬佩他有那樣的魅力,多少好漢能人都尊敬他,能甘愿為他出生入死。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因為他仗義疏財、為人正直,在他身上能看到大將的風范。他能顧全大局、胸襟廣闊、洞悉人才。看到每個人的優點,包容別人的缺點。宋江自幼讀儒家書,受傳統教育,走入社會在縣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筆精通。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養成一種辦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喜歡玩權術。因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習慣。宋江到梁山泊以后,他處理問題比較周全,有人說他虛偽、玩權術,這是他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如俘獲霹靂火秦明,讓位盧俊義等。他犯罪后衙門給他戴上枷,別人把枷打開時,他說不能,這是國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義英雄,義放晁蓋,當法與義發生矛盾時,宋江就不顧法度了。他對梁山的事業有一定的貢獻,他為了梁山好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
宋江上梁山后,成為義軍的首領。他自己說在文武方面并無過人之處,為什么還能當梁山泊的首領呢?這是由于宋江有以下優勢:仗義疏財,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關懷兄弟,兄弟遇難設法相救;有一定的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如三打祝家莊戰役,他注意總結經驗,從調查虛實入手,又拆散祝家莊與其他二家聯盟等。
受招安以后,宋江成為了一個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為國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蓋死后,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對起義軍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大關鍵。受招安以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他也由起義軍首領走到服從朝廷的順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熱愛國家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好漢的勸阻,去征起義軍領袖方臘,打得十分慘烈。
悲劇的結局。宋江帶領眾人征方臘以后,原本的108位好漢還剩下27個,其余的不是犧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并不信任他,對他加害致死。宋江臨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讓李逵喝藥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義英雄,梁山首領,招安后成為朝廷忠臣,最后是悲慘的結局。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閃光之處,要善于發現人的長處,不要太計較朋友的缺點。宋江是個非常講義氣、有情義的人。我們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對于家人、朋友要多些情意。我清楚的記得,在我咿咿呀呀學語時,我經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沒有拘束,只有歡樂。我和原來鄰居的伙伴經常都是一起干“壞事”,記得一起我們幾個還經常跑去河邊偷游泳、偷別人家的雞燒烤了吃,回來被老師和家人“嚴刑拷打”,我們還都死不承認是誰主謀;幫著好朋友策劃約喜歡的男生出來;周末了,還自己會組織去郊外春游,開心的不得了。我們常常好東西一起分享,樓上掉一個繩子裝上籃子,把東西吊下來,我有什么好吃的,給她一個信號,她就把繩子吊下來取,F在想起來真得是一段珍貴的童年回憶!如今這社會要想找出個宋江出來,還真難!
但看到最后也很恨宋江,氣他一天到晚想什么詔安詔安,詔個“鳥”安把自己和兄弟們都害死了!
水滸里面人物個個都有手絕活,浪子燕青就是個典型,能文能武、有情有義。有他一幫的梁山好漢,還有個疼她愛她的李師師。想想現在的孩子除了學習文化課以外,應該要掌握些樂器,能熱愛體育就更好了!多些興趣愛好,會讓孩子今后的生活更豐富多彩。我自己就身有體會,我小的時候學得東西很多,比如音樂、體育、書畫、烹飪,現在來到文體局我又開始學寫作了。學這些都是我自己興趣的,自己和父親提出來學的。小時候,到少年宮參加聲樂、舞蹈班,小學三年級時,班上有個同學(就是我現在最好的姐妹——林瑛,她可以算是我這一生影響我最深的一個人物了)學鋼琴,我十分羨慕,就向家人主動提出自己要學琴,F在鋼琴已經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了,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回報和快樂!學書法,我的書法老師就是我的父親,父親在閑暇之余教我學寫毛筆字。記得小時候,父親對我很嚴格每天要寫完他規定的字再去上學。爸爸說:“字如其人!”人家看你的字,就知道你這人的性格和做事的風格!字寫得好,會給人留下一個好得第一印象。畫畫這門是自學的,以前我學鋼琴,家里的哥哥學畫畫。受他的影響,自己也在空余的時間畫些卡通畫、漫畫,到幼師有美術課,就跟著老師認真學了國畫、水粉畫、素描、手工制作、、、、、、。體育是我最大的愛好了,小學6年級參加了學校田徑隊,從此以后就愛上了體育。除了這些愛好,我還受我爸爸這個國家高級廚師的影響,喜歡燒菜。平日閑暇之余就會燒些小菜和朋友、家人分享,其樂融融!
從看《水滸》我也感悟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黑旋風李逵,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壞了大事。想想有時做事情還真要心細膽大,向軍師吳用學習,遇事要冷靜、睿智。
看看《水滸》中的好漢們都是憑威望、憑本事稱雄,再看看現如今社會多少無能者居多在官位上,他們靠的是他們強硬的天線爬上了今天的位置。官場明爭暗斗,哪像那水滸里,愛憎分明,為他人打抱不平的場面。看水滸中好漢打奸人打的落花流水,我的心里就一個字“爽”。嵲诘“爽”!如今在官場、社會上已難以出現這種出惡氣的爽勁了!
當然有才的人還是會被這社會認可的。看了《水滸》后,我覺得以前我老是抱怨社會的不公的想法是不對的,現在看來社會從古到今都是這樣。古時候,多少優秀青年、有志之士懷才不遇。在如今的社會,機遇無處不在,成功人士從古到今未有如此之多。只要你有才,大可不必擔心“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了。但依然有很多人“懷抱利器,郁郁不得志”。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大可不必擔心自己會被埋沒的,金子總有一天會發光,東邊不亮西邊亮,就看你如何看待了。
“要做事先學做人”,這句話一直是我以前教育學生的座右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水滸》里,高俅、蔡京這些奸人,簡直太壞了,我看了就恨不得就想把他們抓出來殺了。單純的我總相信,生活中有,但我身邊不會有這樣的壞人吧。前幾日,無意中聽朋友談事,才發現我竟然會笨到這個地步,自己也會有這樣的遭遇!我一直當她是好朋友的人,竟然也會設計個圈套讓我往里鉆。虧我對她那么好,不顧身邊的親朋友好友勸阻,一次次的原諒她,把她當做好朋友來相處!做人真不可做這樣的人。
《水滸傳》即將播完,故事里的英雄們一個個都要死去?上Я耍
篇三:讀《水滸傳》有感[3000]
讀了這本書以后,對我的啟發很大,我們應該學習水滸英雄的三分義氣。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是就出手。這本書動作語言都很精密,我十分得喜歡。
這本書寫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英雄聚眾起義。主要內容是:宋徽宗把浮浪魄落子弟高俅提升為殿帥府太尉。高俅上任第一天,就逼得王進帶著母親逃離東京。原因是高俅曾被王進父親教訓過,高俅想乘機報負王進。
王進路過史家村,收史進為徒,后因高俅追捕得緊,王進只好投奔延安府。王進走后,史進與少華山頭領結交為友,華陰縣知道此事后,來抓史進,史進燒了史家莊,離開華陰縣,去尋王進。經過渭州,結識了魯達并遇到李忠,三人來到酒樓飲酒。飲酒正酣,隔壁傳來啼哭聲。魯達叫酒保將啼哭之人帶來。金氏父女被帶到,女兒說,到渭州投親無著,鄭屠要強娶她為妾,被趕出后,鄭屠反要我給他錢。魯達聽后大怒,送走金氏父女,然后三拳結束了鄭屠性命。離開渭州,去五臺山當了和尚,法名智深。后來魯智深去東京大相國寺管理菜園。
一日,魯智深在菜園給眾潑皮使器械,被林沖看見,兩人結拜為兄弟。正高興,丫環來報:有人調戲夫人。林沖看見是高衙內,只好放了他,高衙內一心要林沖妻子,富安獻計,騙林沖帶寶刀入白虎堂,林沖被捉,行刺罪發配滄州。高俅買通公人,要他們殺死林沖。魯智深暗中保護,林沖才得救。到了滄州,高俅又派人火燒草料場,林沖得知,殺了爪牙,當夜投奔梁山泊。山寨首領王倫嫉妒林沖,要他弄投名狀。林沖下山等了三天,才有人經此地,乃是青面獸楊志,林沖與他拼殺多時,未分勝負。王倫勸住二人,邀楊志上山,讓林沖入伙,楊志不愿入伙,去了東京。楊志在東京投靠無門,只好賣了寶刀。牛二無理取鬧,欲奪寶刀,被楊志殺死。楊志充軍大名府留守司。梁中書看中了楊志的武藝,要楊志護送生辰綱為蔡京祝壽。被赤發鬼劉唐打聽,勸晁蓋劫下這批不義之財,晁蓋請人在黃泥崗劫取這批生辰綱。楊志來到黃泥崗,晁蓋扮作販棗商人,投下了蒙汗藥,將楊志及手下藥昏,劫走了生辰綱。楊志醒來,發現生辰綱被劫,知道大禍臨頭,便去青龍山做了強盜。
梁中書告知蔡京生辰綱被劫,蔡京下令捉拿賊人。府尹派何濤負責此案,經查知是晁蓋所為,何濤帶人捉拿晁蓋。押司宋江是晁蓋好友,聞訊后立即給晁蓋報信。晁蓋大敗何濤,率領眾人投奔梁山泊。王倫不肯收留,林沖大怒,殺了王倫,推舉晁蓋為梁山泊首領。晁蓋穩住梁山泊之后,派劉唐帶上書信、金銀去答謝宋江。宋江退了金銀,藏了書信。中途被閻婆攔住,將宋江拉至家中,宋江勉強在她家中留宿一夜,誰知書信被閻婆惜發現,她一口咬定宋江暗通梁山泊,要報官。宋江哀求無效,一氣之下,殺了閻婆惜,逃回宋家村。知縣差朱仝、雷橫捉拿宋江,他們將宋江放走,讓宋江去柴進莊上。宋江在那遇見了武松,二人拜為兄弟。武松病好了,告別宋江去找武大郎。武松路過景陽崗打死了猛虎,被任命為步兵都頭。一日,武松在陽谷縣城碰到了哥哥。嫂子潘金蓮見武松相貌魁梧,存心勾引,遭武松申斥。不久,武松去了東京。武松走后,潘金蓮同西門慶勾搭成奸,毒死了武大郎。武松回縣得知此事,盛怒之下,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被判罪發配孟州。在十字坡的孫二娘讓他扮為行者,讓他去二龍山投奔魯智深。武松又在孔家莊遇見了宋江,二人結伴而行,在瑞龍鎮分手,宋江去往清風寨。清風寨有兩個知寨,正知寨劉高是個文官,嫉恨副知寨花榮。宋江一到就被劉高捉住,說宋江私通清風山草寇,花榮也受牽連。
快到梁山泊,石勇捎來宋江父親假托病故要他回家的家書,宋江趕回,被官府捉住,刺配江州。在江州,宋江得到戴宗和李逵的照顧。但因題了反詩,被江州知府蔡京的兒子蔡九判處死刑。正準備行刑時,梁山泊英雄,劫走了宋江、戴宗。事后,在江州白龍廟聚會,返回梁山泊,宋江在山寨中坐了第二把交椅。上山不久,宋江接來老父,李逵也回家接母親上山,一日,行至沂嶺,李逵為母取水,回來后發現母親被虎吃掉。李逵大怒,連殺了4只老虎,被獵戶迎進曹太公莊上。這時,李鬼妻子認出了李逵,曹太公等人正準備抓李逵,幸虧梁山泊派來朱貴等人幫助,李逵才回了山寨。前來投梁山泊的楊雄、石秀、時遷被祝家莊酒店欺侮,雙方打了起來,時遷被捉。為救時遷,晁蓋、宋江發兵3次攻打祝家莊,蕩平了祝家莊,附近與祝家莊結盟的李家莊、扈家莊都投降了梁山泊。梁山泊威名遠揚,四處好漢紛紛投奔。宋江收降了李應。久,李逵下山來到柴進莊上,正遇上柴進收到叔父寄來的信,說高俅叔伯兄弟高廉的妻舅殷天錫要奪占柴家的花園。于是柴進同李逵火速趕往高唐州,見花園已被奪去,李逵大鬧高唐州,打死殷天錫。知府高廉點兵捉拿,柴進被擒,柴進叔父被抄家。李逵逃回山寨報信,晁蓋令宋江率領22名頭領攻打高唐州,殺了高廉,救了柴進。朝廷派太尉高俅前往剿捕,高俅令呼延灼攻打梁山泊。
呼延灼被宋江軍隊打敗,逃往青州,又去為慕容知府攻打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的起義軍效力。魯智深聚合三山人馬,往梁山泊求援。宋江率軍與三山義軍共同攻打青州,呼延灼投降,慕容知府被殺,三山頭領一起投奔了梁山泊。 此后,少華山史進被官府捉住,宋江又帶兵大鬧華山,殺了太守。沒過幾天,曾頭市曾家五虎攔截投奔梁山泊的好漢,并惡言中傷梁山泊。晁蓋大怒,親點5000人馬攻打曾頭市。在戰斗中,晁蓋被史文恭毒箭射中,回山寨身亡。宋江被推為山寨之主,改聚義廳為忠義堂。為報晁蓋遇難之仇,宋江記起了北京大名府玉麒麟盧俊義,知他武藝超群,棍棒天下無雙,想請他上山入伙,共報大仇。于是宋江派軍師吳用去京都,將盧俊義騙到梁山泊。盧俊義不肯入伙,兩個月后,宋江送盧俊義下了山。盧俊義離家后,李固與盧妻勾搭成奸,將盧俊義捆送到梁中書處,盧俊義被刺配沙門島,家仆燕青殺死防送公人,與盧俊義一起投奔梁山泊,在途中盧俊義又被捉。燕青去梁山泊求救,路上碰到石秀、楊林。三人決定先讓石秀去北京打探消息,燕青和楊林去梁山泊報信。石秀在行刑那天劫法場,救出盧俊義,但因單槍匹馬,寡不敵眾,二人被擒。為救盧俊義和石秀,宋江發兵攻打北京。梁中書向太師蔡京告急,蔡京采納了關勝所獻圍魏救趙之計,率領1500人馬直攻梁山泊。宋江聞訊,退后回山,以計俘獲關勝,擊潰了官軍。隨即宋江任命關勝為先鋒再次攻打北京城,戰斗相持數月,直到次年元宵方攻破北京。并擒了索超,梁中書從南門奪路而逃,盧俊義、石秀被救出……
不久,蔡京又派單廷圭、魏定國攻打梁山泊,皆被擊潰。宋江與盧俊義一道領兵攻打曾頭市,殺了曾家五虎,回山祭奠晁蓋之靈。接著又乘勝攻破了東平、東昌二府,大軍凱旋而歸。此時,梁山泊大小頭領正好108位,合了當年洪太尉所放走的魔王之數。眾人會聚忠義堂,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立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黃旗。 山寨興旺之后,宋江有了“望天王降詔早招安”的打算,林沖、武松、李逵、劉唐、魯智深都堅決反對。梁山泊的壯大,震驚了朝野上下。朝廷又派童貫攻打梁山泊,山寨十面埋伏,挫敗了童貫的兩次進攻。高俅又調遣十節度兵力來攻梁山泊。宋江三敗高俅,并將他活捉上山,以禮相待。高俅去后,宋江又派燕青去東京,燕青通過李師師求得徽宗下詔,沒幾天,殿前太尉宿元景上山來宣讀詔書,宋江領著眾山好漢接受了招安。梁山泊義軍接受招安后,正遇遼兵侵犯,宋江受詔破遼。于是大軍北進,遼主請罪投降。宋江班師回國,遵照徽宗旨意,將所奪州縣仍退還給了遼邦。回到京師,徽宗下詔,令宋江去平定河北田虎,隨后又調去平定淮西王慶和江南方臘。在平定方臘軍的過程中,義軍損失慘重,雖然最后擒獲了方臘,但陣亡72個兄弟;剀娡局校斨巧钭,武松出家。離開杭州后,林沖癱瘓,楊雄、時遷、楊志、穆弘病死,燕青離去。到了蘇州,李俊、童威、童猛又離去。等到大軍回京駐扎陳橋驛時,只剩下20余名頭領。蔡京、童貫、高俅、楊戩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后,他們設計用水銀害了盧俊義,用毒藥摻入御酒藥毒死了宋江和李逵;s和吳用吊死宋江墳前,此后高俅上書厚葬宋江等人。葬于繆兒洼。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結束了。
我覺得我們有些時候根本不如梁山英雄,倒像高俅 、蔡京 、鄭屠,強行搶別人的東西;偷別人的東西;在背后說別人壞話;暗地里下黑手;見到比自己強的人就畢恭畢敬……我覺得我們應該學李逵的義氣;魯智深的粗中有細;宋江柴進的仗義疏財;吳用的足智多謀;關勝的義勇忠烈……
魯智深和李逵都是粗中有細的人,只是兩個“細”比起來不一樣,魯智深的“細”是久經江湖老道和經驗,如金氏父女走后,還拿條凳子坐在門口,確定店小二追不上后才走;李逵的細則是天真爛漫與可愛,如李逵見了宋江遲遲不肯下拜,原因只是怕被戲弄。
林沖是從不想造反到不得不造反的人,在高俅的壓迫下,林沖經過了一個從能忍到不能忍 、從懦弱到堅強、從接受到反抗的過程,如魯智深要殺兩個公人時林沖還要為他們說好話與林沖上山后,火并王倫,堅決反對招安,一比較判若兩人,由此可見林沖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看了這本書以后,我體會到我們應該學習水滸英雄的義,粗中也應該有細,不能魯莽行事。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7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