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讀《上下五千年》有感[500]
今年寒假,我如饑似渴地讀完了《上下五千年》,這本書通過一個個完整的故事,介紹了歷史上許許多多值得我敬佩的人,真是數不勝數,其中秦始皇就是這樣的一位。
秦始皇統治的時間并不長,但他卻是我國歷史上取得偉大成就的皇帝之一。是他平熄了叛亂兼并了國土統一了中國;是他為了交通方便統一了馬車輪子的距離;是他為了經濟發展統一了貨幣和計量單位;是他為了抵御外族侵略修筑了萬里長城……今天,萬里長城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我為自己是一名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我為自己的祖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而感到驕傲!
看看古人為了給我們后人能夠留下珍貴的財富,而抒寫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篇章。我們后人只有做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績,這樣才能無愧于自己的祖先!
現在,我們還小,記敘文,但我們一定要打好學習,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將來抒寫更輝煌地歷史奠定基礎。記得我在去青山教育基地的時侯,有一次上陶藝課,我很認真地看完老師做示范,便急不可待地拿起泥巴放在模具上,打開電開關,泥巴根本不聽我指揮像飛碟一樣飛了出去,幾次下來,我的臉上、手上、身上全是泥水,可我依然未做出任何成品。但我并不恢心,經過我多次努力,終于一個泥碗做好了。沒想到后來老師還把泥碗當成了展示品呢!
我相信,任何事情對于我們,只要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只要擁有恒心,百折不撓,就一定會成功!
篇二:讀《上下五千年》有感[500]
自古以來,關于書的名言已是數不勝數。著名的大作家高爾基曾說過:“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哲學家韓愈也曾說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的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文學是比鳥飛的還遠的夢想?比花開的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是我們到了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百合固然芳香怡人,也不及書香;金錢固使鬼推磨,也買不來知識;人的學歷資質再高,也不及書中的知識之高。書籍是浩如煙海的,即使你能夠長生不老,你也不可能讀完所有的書。那么,我們就要挑取好的書籍來閱讀,可以的最好寫下讀后感。最近,我就閱讀了這么一本書——《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是一本史書。里面的故事有的驚心動魄?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則令人回味無窮……它用流傳千古的經典故事,千回百轉的歷史傳奇讓我們積累了許多文史知識,培養了我們的鑒賞能力。漫漫五千年的時代變遷,無數的人在歷史的舞臺來了又去,許多太為遙遠的過往,我們也許很難想像一些具體的情景,但我們會在對歷史想象性的觸摸中感受那些歷史深處的面容與背影,感受他們的精神世界。那么,來吧,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踏上歷史的旅程,讓我們共同發現那不同尋常的精彩。
這本書里的文章豐富多彩,也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如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讓我們深深感動;陳勝吳廣大澤民起義讓我們看到平民百姓的智慧和勇氣;岳飛精忠報國卻慘死于奸臣之手也讓我們痛心;開國大典的盛大場面更是讓我們熱血沸騰……
篇三:讀《上下五千年》有感[500]
當我放下《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時,不禁思緒萬千。真不敢相信,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曾上演了這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故事,出現了一個個叱咤風云的人物,書寫了一斷斷流傳千古的文明……
當讀到趙高時,我鄙視他為了權力,不顧一切,設假詔,還扶蘇,立胡亥,指鹿為馬,殘害忠良。當讀到文天祥被害時,我敬佩他寧折不屈、大義凜然,面對危險視死如歸的崇高品格。當讀到秦始皇滅六國時,我贊嘆他的雄才偉略和英雄氣概。當讀到諸葛亮草船借箭時,我又佩服他的才智過人。當讀到平定三藩時,我又崇拜康熙帝的敢作敢當……
從三皇五帝到宣統滅亡,經歷了多少波折?又有多少人卷入了戰亂的不幸?每一個明君都有自己的成就,也有無奈的懊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不是落下個焚書坑儒的罵名?漢武帝劉徹畢生討伐匈奴,最后還不是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齊桓公貴為春秋霸主,還不是活活被餓死?
歲月帶去的只是時光,卻帶不走那一串串耳熟于心的姓名,帶不走那一個個記憶猶新的情景。五千年的故事給了我們光輝的寫證!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勞動人民,他們靠著智慧和汗水筑造了數也數不清的奇跡!
五千年的文化更是一顆明珠,閃耀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里。從四書五經到詩詞曲說,哪一樣不是古人的智慧?孔子、老子、莊子、墨子……哪一個不是為中國歷史做出貢獻的流芳百世的千古奇人!
當我仔細品讀它時,仿佛身臨其境,有時擔憂、有時緊張、有時欣慰、有時恐懼……這令我贊嘆每一位古人,是他們造就了這無窮的歲月,這光輝的歷史!
篇四:讀《上下五千年》有感[500]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了書人類就沒了文明和智慧。通過這本書,我曉得了大禹是怎樣治水的,秦始王是怎樣滅六國的,周瑜是怎樣火燒赤壁的……
《上下五千年》是由許多小故事組成,其中我感觸頗深的故事是《岳家軍大破兀術》。公元前1130年,兀術敗了一陣,就調用他的“鐵浮圖”進攻。“鐵浮圖”是經過兀術專門練習的一支騎兵,這支人馬都披上厚厚的鐵甲,以三個騎兵編成一隊,居中沖鋒;又用兩支騎兵從左右兩翼包抄,叫做“拐子馬”。岳飛看準了拐子馬的弱點,命令將士上陣時候,帶著刀斧。等敵人沖來,彎著身子,?绸R腳。馬砍倒了,金兵跌下馬來,岳飛就命令兵士出擊,把鐵浮圖、拐子馬打得落花流水。兀術聽到這消息,哭得挺傷心,說:“自從起兵以來,全靠拐子馬打勝仗,這下全完了。”但他不肯認輸,過了幾天,又親自率領十二萬大軍進攻宋軍。岳飛部將楊再興帶領三百名騎兵在前哨巡視,見到金兵,立即投入戰斗,殺傷敵人兩千多人。楊再興也中箭犧牲。宋將張憲從后面趕上,殺散金兵,兀術才不得不逃走。
當然像岳家軍這樣具有機智勇敢、處變不驚、頑強拼搏精神的人還有很多,比如像趙云勇救阿斗、徐霞客遠游探險、文天祥起兵……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體會到,我們要在學習和生活上也要有這種精神。俗話說“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以前我在學習和生活上,碰到一點點困難就慌張,大呼小叫。有了這種精神,一定能趕走困難,取得成功。
《上下五千年》讓我增長了許多歷史知識,明白了人強則強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以后要好好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
篇五:讀《上下五千年》有感[500]
在暑假中,我讀了《上下五千年》,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袁崇煥抗金”這個故事,因為媽媽剛剛帶我去袁崇煥打敗后金軍隊的寧遠城(今遼寧興城)旅游。
在明朝即將滅亡的時候,原本是一個文官的袁崇煥挺身而出,統兵出征。他屯兵于寧遠城,在其他部隊膽小撤軍的情況下英勇抗擊勢頭正猛的后金部隊,連續打退敵兵三次進攻,用紅衣大炮重傷常勝不敗的努爾哈赤,使其抑郁而終。寧遠大捷之后,還收復了不少被后金占領的失地。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繞過袁崇煥的地盤,偷偷進攻北京,袁崇煥率兵馳援,在北京城下擊敗了皇太極的幾十萬大軍。狡猾的皇太極打不贏袁崇煥,就使用了惡毒的反間計,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聽信謠言,將袁崇煥關在大牢里,后來還用最殘酷的刑罰,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我非常討厭崇禎皇帝,他昏庸無能,對這樣一位赤膽忠心的愛國英雄都不信任,反而聽信謠言,信任那些愚蠢的宦官,猜疑袁崇煥要謀反,用那么殘酷的方法殺了他。明朝有好幾個像崇禎皇帝一樣的昏君,害了很多國家棟梁,滅亡是遲早的事。
袁崇煥為國家任勞任怨,不為加官進爵,也不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錢財,“橫戈原不為封侯”是這位了不起的愛國英雄的真實寫照。我在興城參觀的時候,看到那里的城墻高不過8米,面積非常小,從南邊的城門都能一眼望到北邊的城門。這么小的一塊地方,才一萬多軍隊,在袁崇煥的指揮下打敗了后金十三萬軍隊的數次進攻,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可真了不起。我們要學習袁崇煥的愛國主義精神,努力學習本領,為祖國做貢獻,讓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7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