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傅雷家書讀后感1500字

關鍵詞: 高三作文 來源: 作文大全網

篇一:《傅雷家書》讀后感[1500]

  感謝讀書會這次活動,讓我讀到了這本書。袁枚說“書非借不能讀也!”對我來說,借來的書很多時候放到期限到或者過期還沒去翻,這次有任務了就逼著自己一點一點看,結果竟然看完了。我借到的版本是由付敏所編,由三聯書店出版的。說實話,看了一遍,我還想再看一遍,正如傅雷的朋友樓適夷說的: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涉及到的不僅僅是音樂、美術、學習,感情,還有做人、做事乃至甚至于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糾正。

  傅聰剛離開國家,傅雷就很細心地跟他講: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是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鍛煉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方面。他想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要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讀他們的書信,我們可以想到得到這樣一個場景,兒子在數萬里之外,正準備一場重要的演奏,父親卻好似對即將赴考的身邊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視著他的每一次心臟的律動,設身處地預想他在要走的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并替她設計應該如何對待。說實話,合起書來,我常常自我反。何覍⒆佑袥]有這種耐心,有沒有這么全面地去考慮過他要面對的事情。

  據說傅聰小時候,傅雷親自編制教材給孩子訂日課,一一以身作則,親自督促嚴格執行,他規定孩子應該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進餐,他就注意孩子坐的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邊的姿勢是否妨礙了同席的人,飯菜咀嚼,是否發出喪失禮貌的咀嚼聲,甚至因傅聰不愛吃青菜,專揀肉食,又不聽父親的警告,就罰他只吃白飯,不許吃菜。在酷暑的時候,傅聰因為練琴,經常衣褲全濕。這些事情,在書信里也可見一斑,傅雷在其中的一封信里這樣教導兒子:你素來有兩個習慣:一是到別人家里,進了屋子,脫了大衣,卻留著絲圍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褲袋里。這兩件都不和西洋的禮貌。后面還詳細地講解在飯桌上應該怎么做,出臺行禮或謝幕應該怎么做。

  光這一嚴一細,可以見父親對孩子那殷殷切切的愛意和期望。

  我們作為學生的話,他這里也有許多可以借鑒的;他說一切學問沒有速成的,尤其是語言。在語言的學習上,他有四五次提到,學習俄文別太快,太快了記不牢,將來又要重新來過,小學作文,犯不上。擔心到國外,因為語言障礙,樂理跟不上,在國內要多學樂理。這都是在四五封信里提到的。其中樂器的技巧也是如此,幾次三番,一點都不膩煩。對傅聰的感情,他叮囑前途為重,健康為重;對友情,他說:待朋友不能馬虎,大小事都要對人家有交代。身體,要有空去休息,真是一切零星小事都幫孩子想得周到,一些事情都要做的妥帖。

  書中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于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系實為一體的思想。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于去博物館、去森林等建議,便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

  這就說明,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因為,人生或生活絕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么規范齊整。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個側面,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廣泛閱讀是有好處的。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于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系,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為真知灼見,無不閃耀著理性的光芒! 以上便是一讀《傅雷家書》后的一些感想。這是粗讀一遍,得到的體會,我還將細讀一下,一遍更深地體會這位名家的胸襟和情懷。


篇二:《傅雷家書》讀后感[1500]

  喜歡在炎熱的夏日午后,找一處清涼,捧一本書,書頁被指尖翻動,跟隨筆者走一段別有趣味的旅程。這一次,我在傅雷家書的字里行間中看到了疼愛、培養與希冀。

  傅雷,我國著名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一生成就卓越,但在這本書里,我看到的傅雷更多是作為一個父親。

  “孩子”“聰”是傅雷在書信中對兒子傅聰的親切稱呼,每一個字眼無不深深藏著一個父親對自己兒子的疼愛。在送別兒子的月臺上哭成淚人,仿佛又出現以前失戀的經驗,這是不舍;在兒子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寫信,與妻子不;貞泝鹤佣龤q到六七歲之間的小故事,這是想念;從心里感謝傅聰之前一個半月待在家里的生活,高興地與兒子成為朋友,這是陪伴……父親,傅雷似乎變成脆弱的人,無時無刻不把心放在孩子身上,為他們操碎了心,和妻子卻覺得只要兒子的來信上寫著“親愛的爸爸媽媽”就無比滿足。

  每每看到這些眼眶總是情不自禁地濕潤,因為自己的父母也和傅聰的父母一樣把自己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安排妥當卻毫不埋怨,但可以因為我的關心開心不已。轉眼間,我也要離家踏上求學之路。只要想象一下分別的畫面就十分害怕,生怕看見我離開后父母落寞的背影,可是別離是難免的。

  在信息發達的今天,通訊方式不只書信,比起快捷的網絡與快遞行業,郵政似乎也慢慢的被淘汰?墒峭獬鲎x書的孩子卻反而少了與家里的聯系。傅雷在信中對傅聰說:“媽媽說你的信好像滿紙都是光芒四射。”可想而知,或許因為你的一條短信,父母也會興奮很久,可能在睡不著的夜里會翻出那條段信再細細回味。多多與家里聯系,聽見你的聲音,即使相隔千里爸爸媽媽們也會覺得很幸福的!

  傅聰為了鋼琴事業遠赴波蘭,常常因為技術、比賽、學習和與別人的交往而產生煩悶,這是傅雷又變成了一位嚴格、謹慎、學識淵博的老師悉心開導與培養兒子。“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傅雷教導兒子的原則;“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這是傅雷做人的基本作風;“不能充分掌握時間與區別事情的緩急先后,你的一切都會打折扣”這是傅雷對安排的建議;“一個人發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來越苦悶”“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這是傅雷對兒子的開解……

  句句箴言,是對兒子的開導與培養,卻也是傅雷人生中切實的體驗與感受。我們的父母平時也會苦口婆心地教育我們,我們卻時常嫌棄他們嘮叨?墒请m然父母不是什么大人物,講述的卻是他們畢生的感悟,他們只想傳授予我們,讓我們少走彎路。有些苦難他們不忍心讓我們再走一遭。

  也許有的時候因為你的執拗,父母會著急地說:“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教就會”,那是因為他們太愛你。為人處事,多品品父母的教導與勸戒,你或許能從中體會到更重要的道理,這樣方能成長!

  傅雷總要求傅聰多多提筆給家里寫信,除了希望兒子多與家里聯系、提高兒子文筆、鍛煉兒子思維,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傅聰多談談音樂問題。因為傅聰身在國外,見聞既廣,會有許多感想和心得,也有老師和別的教授的意見。而在國內,許多青年開始覺醒又苦于沒材料就常去找傅雷談天,如此,傅雷希望傅聰盡量把國外的思潮向他們報道。對此,傅雷說:“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演講或是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植!”

  傅聰也是抱著一腔熱情,想為祖國、為人民服務,傅雷教育他為祖國、為人民服務并不限于在國外爭光,也不限于用音樂安慰人家,但藝術家還需要把自己的感想、心得,時時刻刻傳達給別人,讓別人去作為參考的或者是批判的資料。他說:“孩子,一個人空有愛同胞的熱情是沒用的,必須用事實來使別人受到我的實質的幫助,這才是真正的道德實踐。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不管身在哪里,都應該有這樣的抱負和行動,去靠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為人民作出一份貢獻。在心系祖國的同時,用實際行動來實現抱負才是真正的做到了!

  雖然傅雷先生在文革中遭遇迫害最終與妻自雙雙在家自殺身亡,但他所譯著和原創的作品留了下來,會如同這本《傅雷家書》一樣,被后人閱讀并收獲頗多!

  雖然只是一紙書信,在曾經的年代里卻貴比萬金!哪怕作為傳統,也應按讓它流傳下去。傳的不只一封家書,更多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古訓!


篇三:《傅雷家書》讀后感[1500]

  初讀《傅雷家書》是在高中課本上,那是一封傅雷寫給長子傅聰的家書,具體內容已記不清。

  后來有機會借到一本《傅雷文集》,書本較厚,書中收錄了傅雷夫婦生前寫給長子傅聰,次子傅敏以及部分友人的書信。《傅雷文集》的版本較多,我所讀的這一版是由傅雷與傅聰所參與編排的。傅雷與妻子朱梅馥在幾十封家書里,除了向讀者呈現為人父母的一片愛子之心外,傅雷更是就忠心愛國,為人處世上,給予了傅聰諄諄教誨。讓世人感動之余又心生崇敬之情。

  傅雷,漢族,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在翻譯巴爾扎克著作上更是成績卓越。除此之外,他在音樂,藝術鑒賞等方面也有所成績,而這些與傅聰成長為世界級的鋼琴大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在《傅雷文集》中,他寫于傅聰的書信中多次提及他對音樂的態度,對Chopin(蕭邦)作品的獨到見解。區別于傅雷妻子朱梅馥的家書,他的更多了份嚴謹與理性,對于兒子傅聰在音樂上取得的成績,他在書信中反復叮囑戒躁戒傲,他扮演著嚴父與摯友的雙重角色。

  《傅雷文集》所收錄的書信按時間順序編排,我們能從那一封封或長或短的家書里,獲取到傅聰的人生成長經歷,同樣,也能從中看到傅雷在國內的生活狀況,從頭至尾,他的所思所想,他人生的起落,讀來,百感交集。

  文集前半部分書信,圍繞著傅聰在國外的生活展開。傅聰夫婦同天下父母一樣從兒子的飲食到穿衣,從工作到睡眠保障,事無巨細,全都都要問個仔細。其中有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為人子的傅聰耐不住父母的叨念,在回信中草草交代幾句自己的生活現狀,而傅雷便在下一封家書中寫上注解,注明傅聰沒有回答的事情,并且強調,要是傅聰不 一一答復,他會繼續在書信中標記一遍,直至他仔細回復。這種固執,讓人讀來既有趣,又多少有些心酸。當時傅雷的次子傅敏還在家居住,傅雷在家書中多提及傅敏的學習狀況以及他與妻子為孩子能陪伴在自己身邊而倍感家庭生活的溫馨。對于傅聰,傅雷寫到他與妻子每月最大的期盼就是收到兒子長長的回信,在對兒子情感上的表達上,他從不吝嗇詞匯。

  雖然傅聰遠赴國外,但傅雷對其思想上的教育從未松懈。他用極大篇幅寫到他對馬克思思想的支持,對于唯物論與辯證法的贊同,對中國未來發展的美好期望。除了書信來往,傅雷還經常寄包裹給遠在國外的傅聰,在那個年代,寄包裹到國外手續十分麻煩,而這些包裹,極大部分是各種書籍著作,有的版本稀缺,傅雷在家書中常提及,他尋來這些書籍的不易,甚是擔憂包裹在中途輾轉丟失,希望傅聰收到后能仔細閱讀并保管。他還要求傅聰能用中文給他回信,雖然傅聰常年在國外生活,但他希望兒子能多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對于兒子在回信中的句式錯誤,他都會耐心注出,并附上詞源出處。他更是常常提及自己能省些麻煩寄收包裹,離不開諸多朋友的信任幫助,對于這些恩情,傅雷希望傅聰能銘記于心,懂得回報關切他人。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任給誰,都是一生的財富。

  傅聰自出國后,很少再回國。在此后,他經歷了幾場戀愛,在文集的家書中,傅雷告誡傅聰戀愛與婚姻一樣需要忠誠與責任感,希望傅聰能明確家庭的重要性。后來,傅聰與第一任妻子彌拉結婚,傅雷夫婦與彌拉的書信來往中希望彌拉能多關切傅聰的日常生活,此時,傅聰早已成為享譽國際樂壇的知名鋼琴家,繼而傅聰兒子降臨,傅雷夫婦常對著孫子的照片而欣喜落淚。

  后期傅雷身體狀況每況日下,他在書信中提及,他已不能常時間從事翻譯工作。沒了生活來源,傅雷夫婦只能靠國外的傅聰寄來的生活費來保障基本花銷。對此傅雷妻子朱梅馥在家書中提到,傅雷常為此感到難堪,擔憂兒子要負擔兩個家庭的開銷,會因此增加演奏會的次數,身體吃不消。因此生活上能省則省,讓自己都感動于丈夫的一片愛子之情。

  然而,在特殊的歷史時期里,傅雷同樣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他在此前的家書里向傅聰表述了國內的政治現況,他勸阻兒子,不讓其回國,他希望兒子能追求自己所鐘愛的事業。傅雷沒有要求過兒子傅聰為自己犧牲些什么,至此他人生最艱難時,他也不愿兒子放棄自由。他對傅聰深切的愛,不言而喻。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79585.html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