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800]
首先還是要介紹一下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小說的背景是上個世紀30年代,年輕的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殺而被錯判為無期徒刑,在肖申克監獄,飽受了各種精神和肉體上的摧殘。但是,安迪并沒有向命運低頭,經過20多年的不懈挖掘,終于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從500碼的污水管道中爬了出來,獲得了新生。
在看書之前,我看了作者斯蒂芬·金的簡介,沒想到他是一個恐怖小說作者,我就在想書中營造的氛圍,應該會比電影中黑暗很多,不過和看完電影一樣,我的心靈依然受到了震撼,肖申克的恐怖之處也許也只有像斯蒂芬·金這樣的恐怖小說家才能表現出來,從來沒有一間監獄能讓我們這樣害怕。作者筆下的肖申克就是一個泯滅人性的場所,監獄里的暗無天日讓里邊的每一個人都制度化了,不管是誰,在他剛進入肖申克的時候,都不會把自己和這座監獄扯上關系,可是,一年,兩年,三年…… 在不知不覺中,它磨去了人的棱角,磨滅了曾經的夢想,讓你從恐懼慢慢變成依賴,正如德瑞所說,“起先你也許厭惡它,后來也許會喜歡它,再后來你也許會離不開它,這就叫體制化。”聽著有一種心酸,也有一種無奈。
但是我還是能感受到的還這個故事中透出來的生命的光輝。那就是安迪,安迪在監獄中是獨特的,他的獨特帶著一種生機,同時也帶著一種無名的光亮,作者給他定義為希望。其中有兩件事,更讓我完全的感受到了這種生命的希望。一次是安迪把自己鎖在房間里用監獄的廣播播放了音樂,對于監獄里的人們來說,音樂就是他們唯一還剩的精神享受,單純卻意義非凡;還有一次是在一個春天的早晨,幾個人修完房頂之后,吹著風,沐浴著陽光,喝著啤酒,這種事情是絕對不會在肖申克發生的,但是安迪用他的聰敏做到了?吹竭@我是多么感動,安迪在用他的行動給他的朋友們帶來了一種希望,一種積極向上?梢哉f這兩次行為是一種靈魂的吶喊,雖然孱弱,但是頑強,他是安迪對肖申克,對生命的不屈服。
連安迪的朋友們都不相信自由的存在,他們也許會覺得他偉大,但是不會相信他能夠獲得他們都不抱希望的自由。然而,安迪最終逃跑了,逃向了他的自由之路。比起自由,三百米的污水管道算什么,風雨之后的天空,是多么美麗。只要希望還在,你就還擁有一切。
篇二:《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800]
也許你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你一定聽說過它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贖》。它不是你閑暇時一手拿杯可樂,一手捧一桶爆米花來消費的娛樂電影;而是可以在你面對失意,處于低谷時安慰心靈,撫平傷痛,給予自信,再次向前出發的勵志影片,它讓我的心靈在希望的引領下堅強成長。
肖申克不是電影中主人公的名字,而是一座人間地獄,那里使人對自由、對生命失去希望,無時無刻不侵蝕著人的心靈。而主人公安迪卻是一個異類,他原本是一個生活富裕的銀行家,因為法院的誤判,他含冤入獄,監獄里面的所有“老人”都告訴他要安心地待在這里,要聽話。
即使魔音繞耳,但是他沒有放棄,用自己的信念保衛了自己的自由與生命。
他是那所監獄中最老的犯人,當他在耄耋之年出獄時,發現自己與社會格格不入,這使他陷入抑郁的迷潭中不能自拔,最后選擇了自殺,我覺得這才是世界帶給人最大的悲哀。電影中這樣說:“這些墻很有趣,剛入獄時,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存在,這就叫做體制化。”一個人在習慣了被統治后放棄了反抗,放棄了自由,而當你脫離統治后你反而會不適應,會迷茫無助,最終可能會使你放棄生命。
也許你感動于安迪二十年為了自由而對監獄官們的屈膝服務,也許你感動于安迪歷經二十年用小湯匙永不間斷地挖掘,但最讓我感動的是安迪與阿瑞在海邊的重逢,他們擁抱的是整個自由的生命。自由是安迪不顧一切進入監獄長辦公室為大家播放 《費加羅的婚禮》的樂聲;自由是安迪冒死向看守長進言為獄友贏得了一箱啤酒與一個灑滿陽光愜意的午后;自由是安迪爬過五百米的污水管道奔向前方的身影……也許我們被這個世界磨平了棱角,但請不要將自己禁錮,去追求屬于自己的自由吧。
曾有多少人被殘酷的環境摧殘,被打擊的話語侵蝕,但請相信幸福永存,自由永在,美好就在前方。只要信念堅定,就一定能救贖自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都放棄了自己,還會有誰會成為你的上帝?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著追逐名利,有的忙著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有時候我們應該停下來想一想,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生活并非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但我們仍應堅定信念,不斷拼搏,向著光明前進,因 為只有弱者才會選擇向現實低頭。
請相信:強者自救,圣者渡人。
篇三:《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800]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安迪在逆境中生存成長又重獲自由的故事。
就像影片說的第一晚是很難熬的,周圍什么都沒有,除了自己,而典獄長說“身體交給我,把思想交給上帝”。瑞德看上去高高瘦瘦又有點羸弱的被冤入獄的安迪,看上去就是那么冷靜,沒有吵沒有鬧,沒有怨天尤人。安安靜靜一個月后他才開口與人交流,高金購買一把別人認為需要六百年才可以打通隧道的小工具。
在這個身體連思想都不屬于自己的地方,甚至還經常遭受惡略“姐妹花”的欺凌,就在這種體制化環境中堅強的安迪不放棄每一個給自己和同伴帶來些許自由的契機,通過冒著生命危險幫獄警逃稅,為獄友帶來幾桶啤酒,享受感覺是在修葺自家屋頂的自由,就在那時“安迪的臉上有些笑容”&hellip,周記;…
在圖書館工作,又一次讓我們見識安迪的堅毅,每周一次的信件,去追求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希望,終于兩年后獲得200元,隨后又以每周兩封信來實現他的理想而最終他擴建圖書館的夢想得以實現。震撼人心的是在圖書館安迪不惜跟典獄長對抗付出關禁閉的代價,給大家分享美妙的音樂,那個獄友仰頭聽音樂鏡頭出現時,感覺音樂帶著光環照在他們身上,更照進他們心里……
最牽動人心的是當那個小盜竊犯說出安迪妻子死亡真相,安迪向典獄長反應要求查清時,典獄長為了讓安迪繼續為他洗錢,而不惜謀害他人。當安迪知道自己的這點希望破滅后,帶著觀眾的心低迷,那刻為他揪心……本以為就這樣了,然而安迪為自己走上了救贖之道,鉆過用了十九年挖通的墻,爬過五個足球場大的下水道,迎接風雨的洗禮,奔向一個沒有記憶的溫暖的地方,享受自己創造的自由……
正如安迪自己所說:“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墻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從不消逝。”
由此我想到那頭踩著垃圾上去的驢,就像安迪說的“要么忙著活,要么忙著死”不要抱怨你的不如意,“霉運總是漂浮的”就算生活給你的是垃圾,你同樣能把垃圾踩在腳底下,登上世界之巔。這個世界不在乎你是踩著金子上去,還是踩著垃圾上去的。而事實上,踩在垃圾上上去的人更值得尊重。
“希望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從不消逝”有這樣的信念,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事可以難倒我們,可以讓我們沮喪,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生活,而且生活的更美好呢!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8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