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1.如圖所示的凸透鏡,若把它用在書寫投影儀上,則物體應放的位置為(C )
A.A點 B.B點
C.C點 D.E點
2.
(2018年云南中考)如圖所示,小華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在光屏上接收到燭焰清晰縮小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B.蠟燭在距透鏡二倍焦距以內
C.利用這個原理可以制成投影儀
D.蠟燭靠近透鏡,光屏應遠離透鏡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3. (2018年廣西貴港中考)某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f,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先后使燭焰位于a,b,c,d四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關于a,b,c,d四點的成像情況,他歸納出下列說法,其中錯誤的是(C )
A.燭焰位于a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小
B.燭焰位于c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
C.燭焰位于b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
D.燭焰位于d點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4. (2018遼寧阜新中考)小麗同學用焦距為15 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
(1)如圖甲所示,實驗前應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們在同一 高度上。
(2)實驗過程中,當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如圖甲所示時,在光屏上可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縮小 的實像,生活中利用這個規律制成的光學儀器是照相機 。
(3)實驗過程中,小麗發現當蠟燭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與像都變大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實驗過程中,隨著蠟燭的燃燒,可觀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 (填“上”或“下”)移動。
(5)通過實驗觀察可知,在圖乙中左邊的蠟燭通過凸透鏡不可能形成的像是B 。(填符號)
考點一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5.小明將凸透鏡緊靠如圖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圖片,然后將凸透鏡逐漸遠離圖片的過程中,通過凸透鏡觀察到如圖乙所示四個不同的像,則四個像出現的先后順序是(C )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2018湖北中考)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給旅行者自拍帶來了方便。如圖所示,與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桿可以(A )
A.增大物距
B.增大像距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減小取景范圍
考點二 判定凸透鏡焦距的范圍
7.(2018四川宜賓中考)將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凸透鏡另一側15 cm處的紙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將一個物體放在該凸透鏡主光軸上距光心20 cm處,則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光屏上會出現一個(C )
A.正立、放大的虛像
B.正立、縮小的虛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
D.倒立、縮小的實像
8. (2018貴州畢節中考)某次,利用航空攝影拍攝到了“世界天然大花園”百里杜鵑景觀,如果拍攝時所用照相機的鏡頭焦距是60 mm,則膠片到鏡頭的距離應為(A )
A.大于60 mm小于120 mm
B.小于60 mm
C.大于120 mm
D.等于60 mm
9.
(2018山東濟南中考)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前16 cm處,在凸透鏡的另一側調節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這個像是圖中的(B )
10. (2018遼寧本溪中考)(多選)某同學用如圖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此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 )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B.投影儀成像利用了這一規律
C.向右適當移動凸透鏡,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向右適當移動蠟燭,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11. (2018天津中考)(多選)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32 cm處,在透鏡另一側距透鏡18 cm 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BC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C.該透鏡的焦距f一定滿足9 cm<f<16 cm
D.該透鏡的焦距f一定滿足18 cm<f<32 cm
12. (2018浙江杭州中考)實驗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當三個元件移動到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問題:
(1)光屏上像的性質為倒立、縮小實像 。
(2)關于本實驗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應用,舉一個例子照相機 。
(3)從圖中讀出物距為40 cm,并推算出焦距為B (選填字母)。
A.f<15 cm
B.15 cm<f<20 cm
C.f>30 cm
(4)如果保持蠟燭與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仍然成像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09359.html
相關閱讀:2013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聲的世界測試題(附答案)
北京西城區2018年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試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2015年八年級物理上冊單元清四試題(附答案)
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初二物理上期中試卷(張家港市梁豐初中有
2013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