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清明節期間,廣東某校組織全體黨員到洪秀全紀念館參觀學習。洪秀全在歷史上有濃厚的一筆是因為 ( )
A .領導虎門銷煙
B .領導第二次鴉片戰爭
C .領導太平天國運動
D .火燒圓明園
2. 太平天國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的標志是( )
A. 金田起義
B. 太平軍攻占蘇州
C. 定都天京
D. 青浦大敗洋槍隊
3. 1862年9月,令浙江寧波一帶的老百姓奔走相告、額手稱慶的喜訊最有可能的是( )
A. 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
B. 太平軍定都南京改名為天京
C. 太平軍擊斃了洋槍隊頭目華爾
D. 義和團把侵略軍圍困在廊坊
4.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標志是 ( )
A.金田起義
B.攻占長沙
C.攻占南京
D.永安建制
5. “楚歌聲里霸圖空,血染胡天爛漫紅。煮豆燃箕誰管得,莫將成敗論英雄!边@是1905 年柳亞子《題太平天國戰史》 中的一首詩。這首詩不僅評價了太平天國的歷史功績,也體現了這偉大歷史事件的悲壯。1853 年,太平天國起義軍定都 ( )
A. 西安
B. 南京
C. 永安
D. 安慶
6. 1857——1859年印度爆發反英民族大起義,而在遙遠的中國一場大起義也在爆發,它是( )
A.黑水黨起義
B.義和團運動
C.太平天國運動
D.戊戌變法運動
7. 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標志是( )
A.定都天京
B.太平軍北伐
C.天京事變
D.天京陷落
8.下圖是太平天國運動發展過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處應該是( )
A.金田起義、天京變亂
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天京變亂
D.定都天京、天京變亂
9. 有人說:《天朝田畝制度》實際是一個和諧社會的公平的經濟制度;也有人說:《天朝田畝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個科學的政治綱領。你認為下列關于《天朝田畝制度》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經濟基礎上
B.它與我國正在建立的和諧社會有著本質的區別
C.它反映了農民階級的生活理想
D.只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它就會變為現實
10. 閱讀下列材料:
南京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曾作為許多政權的首都,在近代飽經滄桑。
請回答:
(1)19世紀中期,有一農民政權定都于南京。這一政權的名稱是什么?主要領袖是誰?
(2)1912年元旦,在南京建立了一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這一臨時政府的名稱是什么?臨時大總統是誰?
(3)抗日戰爭中,南京被日軍攻陷,日軍在此地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
(4)南京何時解放?它的解放標志著什么?
11.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1856年是太平軍勝利與危機紛呈的一年。
材料2:1856年發生的震撼太平天國的那場災難。要歸咎于他們自己中央領導方面的動蕩不定。這種動蕩性在運動最初年代中就已經孕育于太平軍的制度之中。政權要繼續下去,就需要一種在共同事業中形成的兄弟情誼,以剎住諸王之間的不和。但是兄弟情誼不久都被東王楊秀清的無情野心所毀。
請回答:
(1)材料1中的“勝利”和“危機”主要指什么?
(2)歸納材料2中“那場災難”發生的主要原因,你認為材料2的說法是否全面?為什么?
12.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畝制度》所宣布的目標,太平軍運動確實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在這場革命中經濟競爭被完全消滅;家庭被剝奪了它在經濟和社會上的重要作用;國家獲得了一種新的合法性和更廣泛的權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跡象表明,太平軍制度不可能在長時期內制止私人財富的積累和特權的膨脹。
——《太平軍叛亂》
材料二 洪仁?在1859年發表的《資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強化中央集權、采用西方技術以使中國經濟和交通現代化以及發展與西方列強友好關系的政策。洪仁?所提出的開設現代銀行、頒發專利權、建造鐵路和輪船以及發展采礦業等建議表明,他對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著全心全意的、雖然認識很不全面的贊賞態度。這些建議是太平天國經濟理論的一個重大轉變。
(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太平天國是怎樣進行“社會革命”的。為什么“太平軍制度不可能在長時期內制止私人財富的積累和特權的膨脹”?
(2)為什么說《資政新篇》是“太平天國經濟理論的一個重大轉變”?分析這種轉變未能成功的原因。
(3)從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轉變說明了什么?
參考答案
1. C
解析:由所學可知,領導虎門銷煙的是林則徐;領導第二次鴉片戰爭是咸豐帝;領導太平天國運動的是洪秀全;英潮聯軍火燒圓明園。故答案為C。
2. 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的標志是定都南京,并把南京改名為天京,故選C。。
3. 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太平軍痛打洋槍隊的史實。1862年,太平軍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戰斗中。擊斃了洋槍隊頭目華爾,所以浙江寧波一帶的老百姓會奔走相告、額手稱慶,故選C。
4. A
解析: 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發動起義,標志著太平開國運動的開始。
5. 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太平天國運動。1853年太平軍占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故選B。
6. C
解析:由所學可知,黑水黨起義發生于鴉片戰爭期間,可排除;義和團運動和戊戌變法運動都發生于19世紀末,可排除;太平天國運動發生于1851-1864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7. C
解析:定都天京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建立了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太平軍北伐是太平天國運動軍事上達到鼎盛的事件之一;天京事變則使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天京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8. C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根據所學知識,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到全盛期間的發展從時間上推斷是永安建制;天京變亂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標志。故C項符合要求。
9.D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問題的能力。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但由于其絕對的平均主義違背了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加上戰亂的因素,《天朝田畝制度》并未真正實施,A、B、C三項均是對其正確表述,D項表述錯誤。
10. 答案:
(1)太平天國。洪秀全。
(2)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孫中山。
(3)制造了南京大屠殺。
(4)1949年4月23日。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反動政權垮臺。
解析:解題關鍵是把握時間,結合所學即可回答。
11. 答案:
(1)“勝利”指太平軍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拔C”是指天京變亂后太平天國出現“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局面。
(2)材料認為天京變亂的發生,是由于太平軍制度的缺陷造成維護中央領導的兄弟情誼被破壞,從而發生動蕩。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材料看到領導集團內部的矛盾尖銳是天京變亂的重要原因,但沒有看到其發生具有必然性;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領導者不思進取,腐朽思想日益滋長,為爭奪權利而自相殘殺;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是造成這種現象發生的根本原因。
解析: 第1問,聯系時間“1856年”即可回答,1856年北伐西征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軍事上達到了全盛。與此同時,天京變亂則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開始由盛轉衰。
第2問,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材料認為天京變亂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統治階級內部不團結,這是片面的。天京變亂的發生有其必然性,這主要是由于農民階級的階級 局限性所決定 的。
12. 答案:
(1)說明: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實行國庫(圣庫)制度,平均分配產品。原因:小農經濟的存在。
(2)轉變:仿效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發展近代工業和各項近代事業。原因: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和實施條件;戰爭的緊張環境;得不到廣大農民的支持。
(3)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可從經濟方面的變革回答;“私人財富的積累和特權的膨脹”是由小農經濟的本質決定的。第(2)問,根據《資政新篇》的內容可知,其經濟主張是發展資本主義,這和《天朝田畝制度》維護小農經濟的政策相對立;“轉變未能成功”應從社會環境、階級基礎等方面回答。第(3)問,可從先進的中國人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角度回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90045.html
相關閱讀: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